传播 养育华夏儿女
go
国学知识

猴哥带你一起探索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第十五讲、关于占卜的思考

作者:猴哥 国学知识

  猴哥带你一起探索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

  第一篇、读《易经》前的思想准备

  第十五讲、关于占卜的思考

  最初的占卜是人们通过观察龟壳因灼烧而随机出现的裂纹来推演未来,追问吉凶的一种方式。

  经过千年的发展和衍化,占卜一词在今日已成为了一种通过以小明大、以微见著、感知推演等原理对事情进行预测和判断等一系列方式方法在广义上的一个定义。

  其范畴也早已不仅仅局限于烧龟壳,利用蓍草进行的占筮、铜钱卦、竹签卦、看手相面相,乃至西方的塔罗牌、占星骰、神谕卡等等都可算在内。用当代人的视角来看,占卜似乎并不科学,甚至人们常常将其列为迷信进行打压。但我们注意,占卜从上古时期被人们发明出来之后便一直在发展和流传,哪怕在如今这个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信息化时代,人们也从没有停止过占卜。

  这反应出什么问题呢?

  我们人类从诞生之初到今日,尽管生产力发展了,智慧提升了,但我们对未来的恐惧以及对未来的把控欲只增不减。因为至少目前来看,无论我们如何利用科学手段去推演、分析,我们始终无法确切的知晓未来,这是多么强大的无力感,且这种无力感还会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智慧的不断提升而正比增强,这就给与了我们人类无尽的焦虑感。

  为了摆脱这种焦虑感,人们一方面继续科学研究,企图获取知晓和把握未来的现实办法。而对于迫在眉睫、近在咫尺却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则不得不尝试相信占卜,这就是占卜经久不衰且依然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

  那么占卜到底靠不靠谱呢?

  其实这个问题不能这么问。

  因为如果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不论是火烧龟壳、蓍草的排列组合、或者是塔罗占卜的排阵,其占卜结果似乎完全是随机产生的,即是随机,那么便毫无科学依据,绝对是不靠谱的。

  但就是这种随机产生的结果却在现实表现中实实在在展现出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这种指导意义甚至在很多时候是科学所不能的。

  所以,占卜能否靠谱,不在于占卜这件事本身是否绝对的靠谱,而在于怎么去靠谱地占卜。

  比如我们看科学是如何靠谱的?

  科学思维最初的原型就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系统,即大前提、小前提以及结论。

  比如大前提是生物都会死,小前提是狗是生物,那么哪怕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狗这种生物,也能顺理成章得出结论狗会死。

  可以说所有的科学都是从这种基础逻辑系统上发展出来的,这个逻辑系统看似非常可靠,但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想要得出绝对正确的结论,那么必须保证大前提是绝对真的、初始的。

  而现实中我们却永远无法找到绝对真实的大前提,例如生物都会死,这个前提是我们通过总结归纳得来的。

  然而我们永远无法归纳到全部的生物,所以明显这个大前提是一个独断,而非真理,因此我们由此得出的结论也注定不是真理。但尽管如此,科学依然可以以近似于真理的形式顺利开启,并被接受。

  因为科学的边界离我们人类生存的边界太远了,对我们产生不了太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便可默认它没有边界。而且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述,关于最初的大前提的真理性我们不必再进行验证,因为那将导致无穷后退,而知识也将永远无法开始。

  于是科学就这样从一个我们通过总结和归纳来的默认为真理的普遍性开始发展,在这一既定范畴内成为了靠谱的真理,但我们一定要知道这种真理绝不是“真真理”。而同理,“不科学”的占卜也是以同样的道理在特定的范畴内成为知晓和把握未来的靠谱方式的。

  《易经》占卜的四大原则,即不诚不占、不疑不占、不义不占、玩味占辞,这四大原则是占卜能够准确的关键,而且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占卜术。

  首先,不诚不占。就是如果你想要占卜,必须非常虔诚的相信占卜,如果是半信半疑或是有心试探,那么便不会那么准了。不要先有了成见,先有了答案,然后再问《易经》。占了一次,答案和你要求的不一样,然后再占一次。这是你没有诚意。有的人常有这种毛病,我有个亲戚常常问我们问题,问了结果,我们给他意见他不采取,因为他早就有成见,他问这个问题就是希望你的答案和他所要求的相合,他就是要求证,不是真正要听取别人的意见。所以,这种人有成见,不要问占卜。

  这是一种心理暗示的原理,一般来说我们信仰什么,什么就是绝对的真理,而这种信仰最终也会使你的心态转化。

  比如同样是检查出癌症,有些人心态非常乐观,就觉得自己能够战胜病魔,结果真的活了很多年病情也没有恶化,甚至有些人的癌症竟能够自愈。

  而有些人一听到自己得了癌症,顿时万念俱灰,没有了活下去的动力,很快就死掉了。

  再如“吸引力法则”,人想要什么,就将心态转化为“已拥有”的状态,并如同真实一般享受这种心情,那么便等于向宇宙下了订单,之后往往便会有契机让其成真。

  再如有些人信佛,深信虔诚礼佛的路上有菩萨庇护,于是果真就一路畅通,是否是菩萨真的显灵无处可证,但对于信仰者自己来说,他认定菩萨显灵,那么菩萨便是真的显灵了。

  这就是心理暗示作用,所以既然想要依靠占卜,那么就要绝对的信,信则灵,信则占卜结果一定会对你产生影响,也就是所谓“不诚不占”了。

  第二点,不疑不占。这里的“疑”指的是真困惑,而不是那种明明心里知道答案,还跑来想要通过占卜否定或是验证心里的想法。

  比如有些女孩,总喜欢占卜恋人对自己的看法,其实她们大部分人决定要占卜的时候可能早就感觉到恋人的不对劲了,因为若始终如平日里般甜蜜,女孩们哪里还想得起来占卜。

  对于这种情况,并不是不能占卜,而是占卜对她产生不了任何意义,任何的占卜结果她们都会套用在自己主观想法上去自欺欺人。

  什么叫“疑”?

  真的是通过客观分析之后,左右两边信息对等,难下决断的时候,这个时候才是真的疑。

  《周易·系辞》:“人必自助,而后天助。”在两千多年前那个古老封建的年代,孔子就已经提出这个大原则了。

  人遇到事情的时候,先自己去收集信息,客观分析,要优先依靠自己的努力解决。

  如果信息收集了,情况也分析了,但依然不足以得出结论或进行抉择,这个时候与其犹豫不决,不如借助占卜,也就是“天助”。

  比如上古时期,军队出征前都要占卜一下,这不是迷信,而是在上古时期,人能够获取到的天时地利信息仅仅依靠人自己的感官,并不像现在有卫星、无线电等高科技手段。

  在那种信息匮乏的时代,占卜吉凶自然成为了一种做决断的好方式,而且不同于我们现代,当时的人们对于占卜是绝对信仰的,若是吉卦出征士气自然会大增,这就是占卜的另一重现实意义。

  第三,不义不占。狭义上来讲“不义”指不符合社会道义的事情,比如通过占卜去窥探他人隐私,通过占卜获取不义之财等等。不要为了自己不善的私利去占卜。《左传》里面记载,有个将军造反前卜了个卦,是坤卦的第五爻——“黄裳,元吉”,很好的一爻。太傅告诉他意义之后讲了一句话,我认为这句话很重要,他说“易不占险”, 《易》不是拿来占卜去做危险的事情的。什么叫危险的事情?如碰到大川,是危险。《易经》告诉我们怎样克服,这也是《易经》的教训,但是如果说去做某事危险,就是说不正当的危险。像这个反叛,是不正当的危险,不应该去占卜,即使那位将军得到“黄裳,元吉”的答案,太傅却告诉他,黄是中正,裳是谦卑,元是善,三者你都违反了,焉能得吉?所以,不正当的危险的事情,《易经》不会告诉你。

  但广义上来讲,“义”指的是道理,放在我们人伦社会中就是人世间的道理。

  第四,玩味占辞。《系辞上传》称“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得到爻辞,你要以玩的心态去品读它。这不是开玩笑的“玩”,而是玩味的“玩”,不断地体味它。中国人用玩”字用得很好,比如我说朋友到我家来玩玩,“玩玩”实际上就是聊聊天,如果说到我家来谈什么事情就显得太严肃了。“玩玩”,没有目的,交流一下情感而已。但是玩味不同。举个例子,比如喝咖啡,我就对他们说,喝咖啡与我们喝茶不同。泡了咖啡,几口就喝掉了;我们喝茶,泡了一次,还有第二次,都是在慢慢地体味,玩味它的味道。所以,通过《易经》的占卜得到的那些爻辞,我们要以玩味的心态去慢慢欣赏,不要急功近利。

  我们应该占卜了以后做参考,该做的还是要做,但是要会从当中找到那种迂回的,能趋吉避凶,能把损害减到最小的方式去做,这才是占卜的意义。所以,我们今天没有违反孔子的主张,并没有鼓励说样样要去占卜,绝对没有。我们只是说要自己占,自己解卦,然后每占一次,会有不同的卦出现,从而了解一个卦,认识这个卦的道理,重要的是透过占卜来理顺自己的思路。因为所有事情在中国社会,四个字讲完了:合理就好。所以只要合理就去做吧。

  综上所述,占卜从上古时期发展至今日,已不仅仅是一种推测未来和帮助决断的方法,它更是一种文化。任何的一种能够存在几千年的文化,注定有其特有的社会价值。

  所以对于占卜来说,我是推崇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观点。孔子是无神论者,但他并不否认鬼神,而是持有“敬”的态度。

  如果接受那么只管信就好,如果不接受那么也不要诋毁,更不要抨击,保持恭敬的心不去理会就好。毕竟,以我们人类目前的所知解释不了一切,且我们也无法否认占卜在现实中表现出的实实在在的现实价值,如此何不坦开胸怀去包容这种文化呢?

猴哥带你探索易经
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 成语字数 古诗词鉴赏大全 古诗三百首大全 宋词三百首 周易起名 三字成语 先秦诗人 立春 寓言故事 古诗词考题 属鼠 元旦祝福语 春天诗句 搬家吉日 古诗十九首 五行缺什么 四字成语 两汉诗人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雨水 属牛 小年祝福语 柳树诗句 战争诗句 读书诗句 惜时诗句 婉约诗句 山水诗句 写山诗句

猴哥带你一起探索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第十五讲、关于占卜的思考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