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 养育华夏儿女
go
国学知识

猴哥带你一起探索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第六讲、 《易经》之德有十个原则

作者:猴哥 国学知识

  猴哥带你一起探索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

  第一篇、读《易经》前的思想准备

  第六讲、 《易经》之德有十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易经》不是神秘的。

  我们讲的《易经》是基于经文部分,不谈别的。《易经》的六十四卦,都是在现象界,而不是神秘界,都是在现象界谈人生、社会与政治的问题。既然在现象界谈这些问题,就有路可寻,不是神秘的。

  第二个原则,《易经》不是迷信的。

  我们了解《易经》的原理,就像研究数学上的平面几何一样。平面几何有公式,一旦你了解这些公式以后,就很容易了解它的内容了。《易经》也一样,有一套公式和原理,不是迷信的。

  第三个原则,《易经》不是回答你“是”或“否”,而是回答怎么做。

  《易经》是有理路的,是合理的。《易经》如果告诉你怎么做,回答“是”或“否”,就把《易经》变成了算命的占卜的东西。要知道,《易经》不是神,一切受神控制,也不是讲命运。如果你相信命运的话,就不要来找《易经》帮忙,因为你相信命运已定,还要《易经》参谋什么呢?就像有些人找命理师一样的矛盾,既然命运已定,你找他改什么命?《易经》不是算你的命运,而是告诉你如何创造自己。

  为什么说《易经》是有理路的,是合理的?因为《易经》一定有个作者,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一本书。这个作者,无论是文王还是别的人,他写这本书,一定有想法,一定有路可循。每一爻一定有个原则:为什么吉,为什么凶?不是说天上掉下来,就是吉或凶,它一定有道理,后续我们在讲《易经》经文时就要讲出这些道理来。

  还有,《易经》是个经验的逻辑。“逻辑”二字,实际上是西方哲学术语,A不等于非A。我们的《易经》也有一套逻辑,是经验的逻辑,是文王根据他治国五十年来的经验而写的。所以,《易经》是有它的方法可用的。譬如每个卦中的两个爻的关系,第一爻和第四爻,第二爻和第五爻,第三爻和第六爻,它们之间属于对应的关系,同时又跟上面或下面的爻都有关系。这些爻与爻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道理,所以我认为《易经》一定有其理路,我们要找出理路来,就可以了解《易经》的话不是神秘的,不是不可知的。

  第四个原则,《易经》不仅利己,而且利人、利物。

  很多人用《易经》就想着是否对自己有利。实际上《易经》讲利,不是个人的小利,不是一己之利。孔子在《易经·系辞下传》里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作者有忧患的意识,而且忧患不是个人的患得患失,是忧苍生、忧国家、忧人民的!所以,作《易》者的第一个前提是别人的忧患。那么,我们再看《易经》一个卦中的两爻之间的感应相合也非常重要。前面讲过,第一爻跟第四爻是一对,第二爻跟第五爻是一对,第三爻跟第六爻是一对。譬如,当第一爻有利的时候,它的相对的第四爻也有利;不是说第一爻有利,第四爻就没有利了。《易经》的利是互助的、互利的,不是个人的、片面的。《易经·乾卦·文言》给“利”下了一个很好的定义:“利者,义之和也。”利可以达到和谐的境界,使得每个人都有利,这才是大利,也是义,是《易经》的基本精神。

  第五个原则,《易经》是操之在我的。

  《易经》里面有很多吉凶的断语,有的朋友卜了一个卦,有凶,就垂头丧气。我告诉他,你看见凶不要怕,这个凶是可以避免的。爻辞里面虽然写着吉凶,但吉凶是有条件的,你怎么做是凶,怎么做是吉,是可以自己去改变的,即操之在我。但是,传统的《易经》注解,只解释凶的原因,譬如互相不应之类,从来不会告诉人在这一爻上如何去把凶转变掉。我讲的《易经》就要转变凶,一切操之在我。既然操之在我,《易经》就不是命定的。《易经》讲的命是天命,天命是以发展的。天命跟命有什么不同?简单说,命运,你没有办法改变,就像一片乌云盖头,看不到上面的天空;天命则是打开了乌云看到天空,你相信天命的话,就可以转变、转化。譬如,有的人说我的命运是做老师,老师很穷,只好无可奈何地做一辈子老师;但是如果你把做老师当作天命,就爱研究怎样做一个好老师,怎样教好学生,你将会有非常大的兴趣,就可以不断地改进你自己。可见,天命是可以逐步改进的,完成你的使命;命运却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易经》是可以改变的,六十四卦中的任何一个爻,你弄通了的话,都可以改变。

  第六个原则,《易经》可以“转化”变化。

  我们生活在不断的变迁中,由生到死,不断地变。变有几个特性?是平面的,是自然的,是物质的。由生到死,没有办法改变,是注定的,也无法预料的。谁知道明天的变化、明年的变化是什么?没有办法知道将来的变化。变化也是一种能量,能量就是气的变化,也是循环的,如春夏秋冬。这是一般的变。但是化不同,什么是化?化是往上升的,如孟子所说的“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上》)。化是指德性,不是物质的;化是可以改变、转变的。化是自主的,可以自己控制的。化是一种动力,它可以制造另一种能量,可以摆脱生死的循环。佛教讲轮回,轮回就是生死的循环。化,可以超越轮回。我们处在变当中,化能够转变我们的变化,我们学《易经》就要学到“化”。《易经》是一本转化之书,化有几个特性:能转化促进你所处的环境,可以转化你的心境和态度;化是两个系统的突破,人类的系统很难突破,譬如知识系统,学文学的不了解科学,学科学的不了解文学。要打破这两个系统很难,人与人之间是个系统,你一个系统,我一个系统,这很难突破。只有浪漫的恋爱主义才会有化你心为我心,只有转化可以突破两个系统,即肉体的系统和知识的系统,达到互相了解,互相体谅。这是转化的功能。学《易经》最重要的是在变,学会转化的功夫。

  第七个原则,《易经》可以训练自己。

  怎么去训练自己?一个卦的六爻是六个层次的思考法则,我们普通人想一个问题,只想一个方面,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易经》却给我们六个不同方面的想法。六个爻都有不同的角度,我们碰到事情,就可以学会不同的思考。六十四个卦就是六十四种大环境的想法,学了《易经》之后,我们的思考就与别人不同。我们可以从相对的角度看事物,如综卦,即这个卦跟那个卦是倒置的关系,你的思考就要转过来看。像泰卦否卦,从这边看是泰卦,是太平的;倒过来看是否卦,是挫折。可见,我们的思考要从六个爻和综卦的角度去训练。

  第八个原则,《易经》可以修养德行。

  德行跟道德不同,德行是内在的,就如前面我讲的“诚”和“谦”。有一位宋明理学家,他说我们看到六个爻,就要想一想,在你没有这一爻前是什么气象?也就是说,你画了一根爻不是阳就是阴,就进入了相对的现象;没有画一个爻之前,就是诚。“诚者,天之道”(《中庸》)。《易经》都是现象阶段,有阴有阳,所以在没有阴阳之前,你要修养自己。当你在没有阴阳之前,修养你的诚之后,再进入《易经》,哪一个卦你都可以通,哪一个爻你都可以不受其影响。至于进入《易经》之后,我又把阳爻比作诚,阴爻比作谦,更是随时随地修诚德或谦德了。可见,《易经》也是德行之书。

  第九个原则,学《易经》可以吸收前人的智慧。

  《易经》是文王写的,假定我们这个推论成立的话,文王治国五十年的智慧经验,就通过《易经》传给了我们。《易经》后来影响老子,我们也可以吸收老子的思想;《易经》影响孔子,我们也可以吸收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有智慧的学者给《易经》写注解,我们读了他们的注解,也可以吸收他们的智慧。所以《易经》在三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有智慧的人的思想体验,我们都通过《易经》去接受。可见,学《易经》是可以吸收前人的智慧的。

  第十个原则,《易经》能够发展自己的智慧。

  《易经》就如电脑,每个人的电脑里记载了很多东西,可以随时拿来用。《易经》就像个人电脑一样,把你生活上的经验、遇到的问题都录在其中,需要用的时候就可以用。如果没有电脑,没有《易经》的记载,你就忘了如何用。举个例子,十几年前,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绯闻闹得沸沸扬扬。

  有个检察官专门挑克林顿的绯闻中难堪的一面,写了厚厚的一本书,逼迫克林顿。当时我就对朋友说,我说他们逼克林顿在当时是不好的,如果逼得太过分,就会产生反效果,结果后来很多人反而同情克林顿,不喜欢那个检察官了。这就是物极必反,是《易经》中的道理。这个道理那些美国人不知道吗?他们当然知道,但是他们在做的时候,就是没有想到。商业之间的斗争也是如此,逼得人家无路可走,以为自己胜利了,就不知道物极必反的道理。但是我们读了《易经》的话,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不会忘记。可见,《易经》像一部电脑,它记载了我们的生活经验、知识和智慧,我们的经验可以累积,知识可以累积,智慧也可以累积。如果我们好好利用《易经》,就可以变成个人的电脑。你手上拿着《易经》,不要想着是古人的、别人的,它就是你的,它所有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它就是你的《易经》,不是别人的《易经》,所以我们要把《易经》变成自己的东西,像一部电脑一样,天天去用它、玩它。

猴哥带你探索易经
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 成语字数 古诗词鉴赏大全 古诗三百首大全 宋词三百首 周易起名 三字成语 先秦诗人 立春 寓言故事 古诗词考题 属鼠 元旦祝福语 春天诗句 搬家吉日 古诗十九首 五行缺什么 四字成语 两汉诗人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雨水 属牛 小年祝福语 柳树诗句 战争诗句 读书诗句 惜时诗句 婉约诗句 山水诗句 写山诗句

猴哥带你一起探索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第六讲、 《易经》之德有十个原则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