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 养育华夏儿女
go
国学知识

猴哥带你一起探索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第十八讲、坤卦:元亨利牝马之贞

作者:猴哥 国学知识

  猴哥带你一起探索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

  第二篇 解读《易经》六十四卦

  第十八讲、坤卦:元亨利牝马之贞

  现在我们要进入坤卦了。先看“坤”字。篆体“”,左边是土,右边象征我们的肋骨,肋骨代表身体。我们的身体站在土上,坤就是地的意思。坤字是《易经》的特别用字,只有《易经》才有。坤卦六爻,是八卦的两个坤卦重叠在一起,是全阴。全阴也是一个理想的境界。我们在现象界任何东西都有阴有阳,没有全阴的,这是一个抽象的观念。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现在我们看坤卦卦辞,卦辞比乾卦复杂,乾卦只有四个字:“元亨利贞。”坤也有这四个字,因为天重要,地也重要,没有地,天的作用也产生不了。坤卦虽有“元亨利贞”四字,但是有条件。

  “元”是一样的,是开始,坤也是万物的开始;亨,沟通,坤是地,坤是谦虚,善于沟通。这样看来,坤卦的

  “元、亨”两字和乾卦的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利”就有差别,有条件了。什么是坤的利?“牝马之贞”,牝马就是母马、雌马。我们都知道龙是代表纯阳,马也是代表阳。卦辞所说的马,是母马,因为是坤卦,所以说是“牝马之贞”。“贞”字,前面已讲过,它是跟着它的性质而来的,是柔弱,也是谦虚,即要像雌马一样谦虚柔弱。据有些学者的说法,在北方,如果有一群马,雄马跑在前面,雌马都是跟在后面,即雌马代表顺。雄马,是乾,代表健,往前走。坤就跟着乾,是加上条件。柔顺是它的贞道和本性。接着,“君子有攸往”,君子有所往。如果要往前走的话,会怎么样呢?重点来了:“先迷后得主,利。”“先迷”,开始的时候迷惑,也许走错路。后来找到她的主人,才利。这个主人是什么?就是乾,就是阳。为什么先迷呢?我打个比喻,实际上不是比喻,而是事实。什么叫阴阳?我们说向着阳光谓之阳,背着阳光谓之阴。现在,在地底下的气,因为是背阳,没有太阳所照,所以凝结在那里,到了冬天很冷的时候,便冻住了。可是春天来了,春雷一声,把阳气打入地下,阳气跟本来凝结的阴气就相碰相遇,阴阳相和,然后就促使种子发芽往上冒出来了,所以说“春雷一声,大地回春”。也就是说,“先迷”,是指阴气在地底下,是迷的、暗的,后来因为阳气来了,使得阴气顺着阳气往上走,是“后得主,利”。这里绕了一个弯子,诸位注意,这是非常重要的弯子。我在讲“谦”字时,诸位记不记得,我讲到了“曲成”,即绕弯子而有成就。中国哲学真正的功夫在“曲成”,而不是“直成”。“曲成”非常重要,老子思想的高妙,就在于此。大家都好强,表现在外面,他要柔弱,遮盖光芒;大家都是有为,他要无为,这就是“曲成”。“诚”字,在《中庸》里面讲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至诚”之后是“致曲”,即曲成。诚要去曲,绕个弯子才是真正表达你的诚意。有时候正面解决不了问题,你要绕个弯子解决。绕弯子,是中国哲学的功夫。你看孔子说很多话就是绕弯子,如《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绕过自己;再绕过去,“勿施于人”。什么是仁道的仁?“己立”,绕个弯子;“立人”,从自己又绕到别人。多么好的弯子!可见,“先迷后得”这四个字诸位要注意,是很重要的。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一般占卜的书都讲方位,在后天八卦中(如图),

西南属于阴卦,东北属于阳卦。所以占卜上就是要往西南去,那里有朋友的帮助,到东北去就难免会碰到敌人。这是占卜的说法。但是,我认为文王写《易经》的时候,不是用在占卜上。文王的侯国在西南,今陕西一带,侯国的东北是商纣的天下,到了东北去,他反而被关在监牢里面,所以,文王告诉自己,西南是我的地盘,我要好好在西南发展。那时候文王还没有发动革命,他在西南好好培养势力,教育人民,联合一些邻国诸侯,所以“西南”是他的朋友。不能到东北去,到东北就会失去朋友。这很显然是文王描写他自己的情景。从坤卦的卦辞里面,我们可以抓住几个精神,第一个精神,即“元亨利贞”是一样的,但是要柔弱,像雌马一样柔弱。第二个精神,是先有波折、有困难,但是要找出并跟从一个原则,当你迷失的时候,抓住这个原则,你就有救,就可以有利。这是卦辞告诉我们的两个重点。最后是“安贞,吉”,安于你的“贞”,坤卦的贞就是谦虚、柔和,安于你的谦虚、柔和,不要好强斗狠,就会吉。卦辞已写得很清楚了。

  老子讲过一句话:“鱼不可脱于渊。”鱼是在水底的,不能离开水底到水面上来,到水面上来就被人抓走了。这个水底是它的“渊”,也就是它的“西南”,是它的好地方。我举一个例子,也许各位就清楚了。比如我跟心理学的学者辩论,哲学是我的“西南”,心理学是他的范围。在辩论技巧当中,我要时时把握住哲学的特点,不要到他的心理学范围去辩论。你到了他的范围中,不懂得心理学,那不是肯定被打吗?所以,时时刻刻要把辩论的主题拉到哲学的范围中来。这就是“西南”,不要到“东北”去。这样一讲,你们大概就知道,也就是说你在某方面的特长不要放弃,投身到另外一个不是你特长所在的地方,一定会输。

  老子的无为,不是说不要做太多事,太多当然不行。而是要做事,不是说不做事。无为也是一种为,要注意,不是不为。是要用无为的方法为,事还是要做。当然了,不要说太多的话是可以的,“多言数穷”,事是一定要做的。

  韬光养晦是道家的观点,坤卦不是讲韬光养晦,事是要做的,但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不要把成就看得太高、太重要。要放开心去做,成败之事不理。如果对《庄子》有兴趣,就会发现《人间世》这篇完全是在讲心理学,其中有一个故事:

  叶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匹夫犹未可动,而况诸侯乎!吾甚栗之。子尝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两也。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语我来!”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夫子其行可矣……故法言曰:‘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迁令劝成殆事。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何作为报也!莫若为致命,此其难者。”

  这位大臣早上接到君主的命令,晚上就拼命喝冰水,这是内热,心理上的内热,即焦虑。于是他请教孔子(《庄子》书里面的孔子所言多半是庄子的话)。孔子有一句话说,要办一件差事,不要想到成就,因为你想到成就,就会讨好君主,就会离开你的正题,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就有问题了。 所以,你要照你该做的事情去做,不要想到成败,把成败得失放在一边,不是韬光养晦,而是不计较成败、不考虑成败地去做。

  就坤卦来讲,黄、裳和元是分开的。黄、裳就是你有才能,要掩盖,不要夸耀,不要表现。黄、裳就是掩盖。“元”,在心理学上,我称之为动机。元是开始,动机要善、要正确,所以“黄、裳、元”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说明。也就是说,你到了很高的位置,要掩盖,不要以为自己很高。很多主管,假定是女性的主管,她手下都是男性,这就很不好处理。所以她要“黄、裳、元”,掩盖她的才能,要相信手下,让他们工作起来很轻松愉快。如果你高高在上,认为他们没有能力,一点儿小事都做不好,下面的人就有抵触情绪了:我们都无能,你有能力你做。这就是“飞龙在天”,不能“利见大人”,得不到下属的辅佐。

  我再说一下“上、中、下”三美,上美就是天道之善,黄是中色,内在的美,内在的动机。裳,是下一级,下美,比如说一个主管,能够得到下面的人的拥戴,这叫下美。假如说一个大臣得到君主的赏识,属于上美。他自己很诚信的话,就是中美。

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 成语字数 古诗词鉴赏大全 古诗三百首大全 宋词三百首 周易起名 三字成语 先秦诗人 立春 寓言故事 古诗词考题 属鼠 元旦祝福语 春天诗句 搬家吉日 古诗十九首 五行缺什么 四字成语 两汉诗人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雨水 属牛 小年祝福语 柳树诗句 战争诗句 读书诗句 惜时诗句 婉约诗句 山水诗句 写山诗句

猴哥带你一起探索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第十八讲、坤卦:元亨利牝马之贞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