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 养育华夏儿女
go
古诗词大全

客意

金朝 :元好问
古诗原文
[挑错/完善]

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译文翻译
[请记住我们 www.vee-doe.com]

译文一

客居他乡的游子,难免会有思乡的情怀,偏偏又遇到这飞雪寒夜、贫屋青灯。自己孤枕难眠,在半醒半梦中仿佛清清楚楚的见到了归家的路程。远远看见了孩子们在门前眺望,盼望着爹爹的归来。十月初旬,父亲能不能回到家里。

译文二

离家在外,孤身一人,已甚孤寂,偏偏又是雪天客居他乡,一盏青灯相伴,孤枕难眠。思绪茫茫,仿佛清清楚楚看见了归家之途。仿佛看见儿女们在山间登高远眺。十月初旬,父亲能不能回到家里。

诗文赏析
[搜索 即可回访本站]

金代诗人元好问的《客意》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出生七月,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编有《中州集》。元好问 《元遗山先生全集》内页 是一位才华横溢、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他对当时所有的文学形式除金院本之类的戏曲作品未见流传至今的实证或记载传说之外,其他的几乎都有,如:诗、词、歌、曲、赋、小说,传统的论、记、表、疏、碑、铭、赞、志、碣、序、引、颂、书、说、跋、状、青词,以及官府公文诏、制、诰、露布等,均掌握熟练、运用自如。 元好问的作品,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内容实在,感情真挚,语言优美而不尚浮华。他的同时代人和后世都对他的诗文有极高的评价。他的朋友徐世隆说他:“作为诗文,皆有法度可观,文体粹然为之一变。大较遗山诗祖李、杜,律切精深,而有豪放迈往之气;文宗韩、欧,正大明达,而无奇纤晦涩之语;乐府则清新顿挫,闲宛浏亮,体制最备。又能用俗为雅,变故作新,得前辈不传之妙,东坡、稼轩而下不论也。”他的另一位朋友李冶更誉其为“二李(李白、李邕)后身”。 是金代最有成就的诗人。其绝句追慕杜甫和苏轼,感情沉挚,风格刚健。元好问,字裕之,系北魏拓跋氏的后代。曾任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金亡不仕。其感时伤乱之作,风格尤为沉郁。 《客意》是诗人晚年之作,抒发了思家盼归的急切心情。首句从环境的清冷来渲染客意的孤寂。本来离家在外,孤身一人,已甚孤寂,偏偏又是雪天客居他乡,一盏青灯相伴,孤枕难眠,更显寂寞清冷。正是这孤寂的心境,把诗人的心绪引向归途。次句“眼中了了见归途”便是写枕上思绪茫茫,仿佛清清楚楚看见了归家之途。这种思绪的幻化,把思归心情更深化了一层。 后两句,沿着幻化的思绪,从空间向家乡靠近。“山间儿女应相望”,仿佛看见儿女们在山间登高远眺;“十月初旬得到无”,仿佛听见他们在推想:十月初旬,父亲能不能回到家里。从家乡儿女方落笔,写儿女盼父归家的殷切心情,更反衬出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这首诗,作者从“客意” 中表现出对儿女的深爱,语言平易,感情真挚深厚,读来诗味极浓。

作者介绍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

阅读全文
元好问的古诗/名句
古诗词大全
唐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小学古诗大全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小学文言文 初中古诗大全 高中古诗大全 古诗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写景诗大全 咏物诗大全 春天的古诗 夏天的古诗 秋天的古诗 冬天的古诗 雨的古诗 雪的古诗 风的古诗 花的古诗 梅花的古诗 菊花的古诗 荷花的古诗 柳树的古诗 月亮的古诗 山水的古诗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 古诗词鉴赏大全 古诗三百首大全 宋词三百首 先秦诗人 古诗词考题 全唐诗 古诗十九首 两汉诗人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客意_元好问_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