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 养育华夏儿女
go
三字经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作者:佚名 三字经 [挑错/完善]
三字经
tóu xuán liáng
zhuī cì gǔ
bǐ bù jiào
zì qín kǔ
头 悬 梁
锥 刺 股
彼 不 教
自 勤 苦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解释】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

  【启示】要想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必须自觉地刻苦读书。因为求知识这件事任何人也代替不了,只有通过自己努力才能学到。现在我们有父母、老师的关心和教导,就更应该好好学习才是。

  【故事】战国时代的知名纵横家——苏秦,在还没有成名之前,是个不被重用的人,他曾向秦王游说,并且毛遂自荐要求担任官职,因为自己学问不够,而被拒绝了。于是,苏秦决心发奋读书,每当读书读累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提起精神后,再继续苦读。后来苏秦成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合纵政策” (联合六国抵抗秦国)就是他所提出的。

  【赏析】

  “头悬梁”,这是孙敬留下的一则自奋苦读的故事。孙敬秉性好学,读 书时不遗余力,夜以继日,他特别喜欢读书。每次临案读书之前,先用绳子挂住 自己的发辫吊到屋梁上,一打磕睡,绳子就会把自己吊醒,于是孙敬就醒了,又 继续读书了。

  “锥刺股”,讲的是战国时期苏秦的故事,苏秦曾拜纵横家鬼谷先生为 师,学习游说诸侯,以求名显富贵。苏秦落魄之日被家人耻笑,于是下定决心继续苦读。当苏秦读书读到昏昏欲睡的时候,苏秦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来让自 己清醒,以持续苦读。

  “彼不教,自勤奋”,孙敬与苏秦两个人不需要别人教导,便努力而刻 苦地读书,其勤勉精神可见一斑,这两则故事就是告诉人们读书要靠自觉,不是 别人逼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一种渴求。要明白学习不是为了别人, 知识是自己惟一的的财富谁也抢不走,要像孙敬、苏秦那样,不用教,就能自己 奋发向上,勤奋努力。这种自动自发的精神在今天也是弥足珍贵的。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www.vee-doe.com]

  头悬梁:架于柱上端的屋林,传说汉代孔敬,常读书到深夜,唯恐打瞌睡,把头发用绳子系住,挂在屋梁上。

  锥刺股:钻孔用的锐器指战国苏秦日夜苦读,要把瞌睡时,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痛醒了再继续。股,大腿。

三字经
阅读全文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 古诗词鉴赏大全 古诗三百首大全 宋词三百首 先秦诗人 古诗词考题 全唐诗 古诗十九首 两汉诗人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全宋词 小学古诗大全 魏晋诗人 小学文言文大全 南北朝诗人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初中古诗大全 隋代诗人 初中文言文大全 唐代诗人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原文解释翻译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