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

养育华夏儿女

猴哥带你读懂孔子第十九讲、孔子也不能改变寡头政治

作者:猴哥 国学知识 来源:网络

  猴哥带你读懂孔子

  第三模块、官声沉浮(9讲)

  第十九讲、孔子也不能改变寡头政治

  你好,欢迎来到“猴哥带你读懂孔子”。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了解春秋历史。

  在上一讲,我介绍了孔子当了大司寇以后,推动鲁国和齐国结盟,建立了“东方反晋联盟”。这个工作进行得很成功,解决了三桓头疼的外交问题。

  接下来,孔子的工作重心就得转移回国内,帮三桓整顿鲁国的内政了。那在他看来,鲁国最大的、最需要改革的问题是什么呢?

  当然是三桓寡头专权,国君被架空。而要治疗鲁国的这个弊病,自然就得削弱三桓的权力,让他们向国君“奉还大政”。

  这就很有意思了,要知道,孔子是被三桓提拔起来的,那他要削弱三桓,不就是某种意义上的背叛吗?

  这其实是符合孔子人设的。我之前也说过,他接受三桓的邀请,更多的还是想有一个平台,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但是,想动三桓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孔子活到现在,目睹两次铲除三桓家族的运动,也就是前面讲过的鲁昭公跟阳虎的两次内战,他们都失败了。

  那孔子还能有什么新办法吗?

  这一讲,我就带你来了解一下。

  “堕三都”

  先给你梳理一下孔子现在的牌面。刚才我们也说了,孔子只是个被三桓提拔起来的职业经理人,并没有自己的政治势力,也没有用战争消灭三桓的可能性。这就跟鲁昭公和阳虎的情况很不一样。

  而且,孔子也不喜欢战争,他推崇的是和平的改良运动,希望三桓能主动放弃一些特权,实现不流血的变革。

  听起来,这应该比使用武力更困难。你想,让寡头们放弃自己的特权,而且是已经享受了一百多年的世袭特权。这简直就是与虎谋皮,难度很大啊。

  那孔子能从哪里下手呢?

  别说,他还真的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就是削弱三桓的军事实力,让他们没有能力搞武装割据,更别说去对抗朝廷了。听起来很不错,那具体要怎么来实现呢?

  孔子的第一步,就是劝说三桓拆掉自己封邑的城墙,所谓“堕三都”政策。堕,意思是拆毁。那堕三都,就是要拆毁鲁国三座城市的城墙。

  这三座城市,就是三桓家族各自的大本营。我前面说过,三桓家族都有自己的封地。为了防备和国君打内战,他们在封地里建造了中心城市,就像是国中之国的首都,各种严密设防,甚至比鲁国真正的都城曲阜还牢固。

  这当然不符合法理,孔子的堕三都政策,就是劝说三桓拆掉自家的“违建”。

  这等于让人家自废武功啊,三桓肯定很难接受。但是别急,孔子有他的智慧。

  你看啊,从公开层面,孔子可以解释,拆掉自家城墙,就是对国君权威的尊重,道义上不容推辞。同时这么做,还可以防止阳虎这样的管家造反,反过来威胁你们三桓。

  一句话,只要国家政治有秩序,对大家都有好处啊。

  这是公开层面能做的解释,但光靠大道理还打动不了三桓寡头们,孔子还有一手秘密的政治交易。

  听上去好像有点不可思议,孔子只是个穷书生、只是个三桓请来的经理人,他有什么资格跟三桓谈条件、做交易呢?

  但微妙之处就在这里,孔子现在还真有一点底牌。

  鲁国现在的首席寡头是季桓子,他家族的大本营是费城。但是呢,这时候的季桓子还真没办法控制费城。

  那谁占领着费城呢?就是阳虎的那位同党,公山弗扰。四年前,他和阳虎一起造反,还邀请孔子加盟。孔子也公开承认,他一度真的想去投奔公山。

  所以,这公山弗扰占据的费城,就一直是孔子的政治筹码。如果三桓让他不满意了,孔子随时还可以投奔到费城,和三桓为敌。

  可以说,跟阳虎这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让孔子一直有反水的可能性。

  但是如今,孔子提出了“堕三都”方案,就等于说,自己要先帮助季桓子夺回费城的控制权,赶走公山弗扰。这是要跟公山弗扰、以及阳虎一伙人彻底决裂的意思,准备彻底断绝自己的退路。

  所以,孔子搞的“堕三都”,也是他给三桓交出的一份“投名状”,本质上,这是一桩政治交易。用自己的后路,来换取三桓的让步。

  从这一招来看,现在的孔子已经学会了做出妥协和利益交换,还挺有政治手腕的,那我们能因此说,孔子是个老谋深算的政客吗?

  绝对不能。

  因为孔子拿自己的后路来交换的,不是什么个人利益,而是国家的整体秩序,或者说,是重建国家秩序的可能性。

  如果他是只顾自己利益的政客,给三桓提出的条件就应该是:给自己一块世袭的封邑产业,让自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夫,而不是拆毁人家大本营的城墙。

  但孔子没有这么做。他推行堕三都,是用权谋家的手段,去实现自己理想主义的目标。他人生的可敬、可叹之处,也就在这里。

  那孔子的这个政策具体执行得怎么样呢?一起来看。

  积极响应的叔孙氏

  第一个响应“堕三都”政策的,是叔孙氏,在三桓寡头里面,叔孙氏排名第二,他们和孔子没什么私人关系。

  那为什么这家反倒最积极呢?

  因为叔孙家现在的族长叫叔孙武叔,这个人不仅年轻,头脑也简单。再加上,他的管家之前就在他的大本营里搞过割据叛乱,算是有过教训。

  所以,叔孙武叔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孔子,拆掉了自家的城墙。

  好,叔孙家搞定了,接下来我们来看季孙家。这季孙家的大本营费城,可不好弄,它现在还控制在叛乱者手里呢。

  曲阜再次内战

  那费城现在的首领,公山弗扰,对孔子的这个政策有什么反应呢?

  他听到“堕三都”的消息,知道朝廷马上要来收复费城了,自己呢又不想坐以待毙,那就只能鱼死网破,冒死一搏了。

  于是公山主动发起攻击,一路杀向曲阜。他的首要目标是控制国君鲁定公,然后再清君侧,除掉跟他作对的人。

  公山的动作太快了,鲁国朝廷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已经打到城里了。孔子和三大寡头,现在总算是风雨同舟了,他们簇拥着鲁定公躲到了季孙氏家里。因为季氏家比国君的宫殿还坚固,易守难攻。

  经过一场激烈的巷战,叛乱武装被赶出了曲阜,朝廷军队趁机反攻,占领了费城。公山等叛乱分子则逃到了国外。

  到这里,阳虎开始的这场叛乱,历经四五年时间,终于宣告结束了。

  孔门弟子管理费城

  好,现在朝廷占领了费城,接下来就该执行堕三都的政策了。

  谁负责执行呢?就是孔子的大弟子,子路。他现在是季氏的首席大管家,能在老师和老板中间充当沟通人。

  同时,子路还推荐了自己的小师弟来管理费城,这就是填补公山弗扰的位置。

  那这个小师弟是谁呢?就是才24岁的高柴。他跟孔子学习还没多久,学问还不算高。所以,孔子很不满意这个安排。

  在《论语》里,他还因此批评了子路,说:高柴那么年轻,没经验,你让他干这么重要的职位,不是害他吗?

  子路不服气,说,他可以边干边学啊。

  这就是子路比孔子现实的地方,他要抢先用自己人占位子。孔子呢,虽然不高兴,但除了发脾气也做不了什么,毕竟高柴已经在位子上了,总不能让人家辞职不干吧。

  事实上,高柴干得挺不错的,不像孔子担心的那样。

  孟懿子中流砥柱

  好了,到这时候,“堕三都”事业貌似很顺利,叔孙氏拆完了,季孙氏正在拆,就剩孔子当年的私家学生,孟懿子了。

  孟懿子这个人可不简单,在鲁昭公和阳虎发起的两次内战里面,他都扮演了力挽狂澜的角色。现在孔子提倡“堕三都”,孟懿子表面上装得很支持,私下里却和自己的大管家串通,决定演双簧对付孔子。

  按照这个计划,孟懿子的管家故意在孟家的大本营成城发动了叛乱,拒绝拆城墙。而孟懿子这边,就装出一副束手无策的样子,推脱说自己管不了。

  这就让孔子很尴尬了。要知道,他家可一直都是孟氏的老部下,有这份人情在,现在也不好意思把事情做绝,只能不了了之了。就这样,孟家的成城保住了。

  那其他两个大本营呢?季孙家的费城,到这时才拆了一半,那看到孟孙家的情况,他们自然就停工了。叔孙家的,已经完全拆除掉了,但是没关系,可以马上再修起来。

  那你看,“堕三都”的事业,就这么变成了一场闹剧,可以说是前功尽弃。

  小结

  好了,在这一讲里,我介绍了孔子从政期间一项非常著名的工作,“堕三都”。它的目的是削弱三桓的实力,让他们没有能力对抗国君,从而重建鲁国的政治秩序。

  为了推行这个事业,孔子牺牲掉了他的后路。但最后,这项事业也没有成功,还让三桓逐渐不信任孔子,觉得他跟我们没站在一条船上。

  可以说,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是堵上了自己的前途跟后路。历史上这样的人物不少,你还知道有谁吗?欢迎你在微信群里跟大家分享他们的故事。

  当然,孔子这次也不算彻底失败,他因此意外地收获了国君鲁定公对自己的好感,马上就会接到对方递来的橄榄枝。

  那孔子和国君会形成政治同盟吗?我们下一讲继续。

关键词:猴哥带你读懂孔子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推荐

猴哥带你读懂孔子第十九讲、孔子也不能改变寡头政治

古诗成语诗人bet雷竞技 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