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

养育华夏儿女

猴哥带你读懂孔子第八讲、孔子事业开始做大

作者:猴哥 国学知识 来源:网络

  猴哥带你读懂孔子

  第一模块、三十而立(15讲)

  第八讲、孔子事业开始做大

  你好,欢迎来到“猴哥带你读懂孔子”。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了解春秋历史。

  课程进行到这里,孔子也30多岁了。他现在一边在季孙家当小职员,一边开着私塾教学生。在忙事业的同时,孔子还解决了家庭问题。这跟他自己说的“三十而立”,还是很吻合的。

  现阶段的孔子,人生跟事业都刚刚起步,还不是什么显赫的人物。那他的知名度是怎么提高的呢?

  这一讲,我就带你来看看孔子事业上的第一次重大升级。这次升级发生在他30多岁的时候,从此,他的社会地位更高了,人脉也更广了,还第一次出国见了世面,开始亲身了解当时的国际秩序。

  有大贵族来当学生了

  那孔子这次事业升级的起点是什么呢?是有大贵族请他做家庭教师。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18年,也就是孔子34岁的这一年,孟孙氏家的族长孟僖子病危,快要去世了。这件事本来跟孔子是扯不上什么关系的。但没想到,孟僖子在交代后事的时候特意提到了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啊,孔子过了30岁以后,学生越来越多了,名声也是越来越大,大到孟僖子都已经听说了。再加上,孔家又是孟孙家的老部下。

  还记得之前我说过,孔子他父亲跟着孟献子出国打仗吧?现在快死的这位孟僖子,就是当年那位孟献子的曾孙子。

  所以,孟僖子在临死前,就把他的一对双胞胎儿子,还有家里的大管家,叫到病床前面,嘱咐了一件事。

  他说:当初我年轻的时候,陪国君出国访问过。到了郑国、楚国,我因为不懂外交场合的礼节,出了一些丑,这是我人生的一大遗憾。现在听说孔子这个人很有学问,你们一定要把他请到家里来,跟他学习。

  在孟僖子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果然就聘请了孔子,来当自己的家庭教师。这兄弟俩,叫孟懿子和南宫敬叔。这位孟懿子,现在就是孟孙氏家族的新一任族长,也是现在鲁国的三大贵族寡头之一。

  这样一来,孔子的事业就发生了质的飞跃:从一个小职员、带着一群乡下穷学生的私塾老师,变成了大贵族的私家教师。这说明,孔子凭借自己的学问名声,开始受到大贵族们的关注。慢慢下去,他的机会肯定越来越多。

  那孔子给这种大贵族子弟上课,具体教些什么呢?

  孟孙家这对双胞胎现在已经13岁了,虽然还是少年,但他们早就开始学习了,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所以,他俩并不需要跟着孔子学习认字、算术这种基础课,他们主要跟孔子学的是“礼”,就是贵族社会里的各种礼仪知识。

  私家教师这份工作很重要,但孔子也没因此把其他的工作都给停了。从史料来看,孔子这时候还教着自己私塾里的那群穷学生。

  至于季孙氏家里的那份小职员工作,史书里没有明说。

  但从其他信息推断,他可能把那边的工作辞掉了。因为他在季孙家的工作,都是在乡下的农庄里管事儿,和城里的工作不好兼顾。另外,孔子在孟孙家不单单给两兄弟上课,还会管一些其他的文案、应酬工作,活儿可不少。孔子在孟孙家的身份,其实有点儿像明清时候大官员家里请的“绍兴师爷”。

  孔子事业的第一次飞跃,大致就是这么个过程。

  听到这里,你可能还有点疑问:就算孔家跟孟孙家有些渊源,就算孔子有了些学问名声,那为什么是孟孙家、而不是老东家季孙氏先给他晋升的机会呢?

  这背后啊,其实还牵扯到孟孙家的一段往事。简单来说,就是现在这孟氏兄弟俩,也是贵族父亲和民间女子“野合”生下的孩子。所以,他们也能够接受“野合”出生的孔子,愿意给他更好的工作机会。

  更富贵的野合之子

  在讲孔子出生的时候,我提到过,那时候贵族老爷和底层民女有点艳遇、搞个“野合”,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细说起来,也分不同的情况。孟家的这个情况,跟孔子父母还有些不一样,是发生在更上层阶级的“野合”故事。我这里给你简单介绍一下。

  这段往事,要从孔子21岁那年讲起。当时,孟僖子去周边的一个小国出访,路过一个叫泉丘的地方,就是有泉水的山丘,和当地一个农家女子有过一次露水姻缘。

  孟僖子当时并没有在意,以为没有下文了。但没想到没过多久,这位泉丘女子居然私奔,找到孟孙家来了。这女子说,她第一次幽会孟僖子之后,就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拿着一幅巨大的帷幕,把孟孙家的祖庙整个给盖了起来。她觉得这是某种天启,孟孙家必须接纳自己。

  可那时孟僖子早有了正房夫人,在外面也有外室情人。于是,孟僖子就把这个不请自来的民女安顿在一个情人家里,干点儿女仆的杂活。

  不成想,这位泉丘女子很快就怀孕,生了一对双胞胎,就是孟懿子和南宫敬叔。由于孟僖子一直没有儿子,这对双胞胎就成了孟家的合法继承人。

  知道了孟懿子、南宫敬叔这俩人的出身,就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能主动接受孔子了。

  如今,孔子当了孟家的家庭教师,除了地位名声上了个台阶,他还得了其他什么好处吗?当然有,那就是有了出国见世面的机会。

  很多人都知道,孔子晚年周游列国,到过很多地方。但如果有人问:孔子第一次离开鲁国是什么时候?估计大多数人就不清楚了。那好,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孔子第一次出国的基本情况。

  第一次出国

  孔子这次是跟着孟孙家一群人出的国。领头的,是孟家双胞胎的弟弟,南宫敬叔。他们的目的地,是东周王室的都城洛阳,这是春秋政治里面很重要的地方。

  他们去洛阳做什么呢?

  这个《史记》里没写,司马迁甚至都没有写他们去洛阳的具体时间。但还好,我们有《礼记》。这本书里虽然也没明说,但它留下了蛛丝马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根据《礼记》的记载,孔子在洛阳的时候,正好发生了日食,天几乎完全变黑了,还能看到星星闪光。所以这应该是一次日全食。

  日食呢,都有史官的记录。而且,历史上日食发生的时间,今天我们也能用天文学知识来推算。根据史书和推算,这次日食发生在鲁昭公二十四年,周历的五月一日,也就是公元前518年的4月9日。这正好是在孟僖子死后一个多月。

  那在这个时候,孔子陪南宫敬叔去洛阳干什么呢?

  应该是代表鲁国给王室报丧,就是报告孟僖子的死讯。按照周人的礼法,诸侯国内部的大事,应该及时报告周王朝廷。春秋时候这个规矩虽然不受重视了,但也没有完全作废。

  而且推算起来,孟僖子和洛阳的周王也是亲戚。往前追溯,他的祖先是鲁国国君,而最早的鲁国国君呢,也出自周王家族。

  所以,孟僖子和周王也算是很远的同宗亲戚。现在孟僖子去世了,自然有必要向周王家里报个丧。这既是政治秩序,也是家族礼节。

  你看,就像刑警破案一样,把《史记》跟《礼记》两个材料拼合在一起,孔子这次陪学生去洛阳的时间和目的,我们就能推测出来了。

  晋升“有车一族”

  南宫敬叔去洛阳报丧,孔子应该是跟着去安排各种礼仪的,避免出错。这任务可不轻,他因此得到了东家给的额外报酬。那就是,孔子这辈子的第一辆马车。

  从《史记》得知,这辆马车是出国前,孟孙家花钱给他配的行头。但从洛阳回来后,孟孙家也没收回,就相当于送给孔子了。

  这辆车只配了两匹马,档次不算高。因为那时体面的马车要驾四匹马,所谓“驷马难追”。但对孔子来说,这已经是超出预期的待遇了,甚至算得上是他这辈子的一个里程碑。

  这可不是我夸张。要知道,西周和春秋的贵族,最体面的待遇是有一块封地。这是最合法、最稳定的收入来源。但很多小贵族都得不到。那差一等的身份标志,就是有自己的马车和仆人。

  春秋贵族拥有一辆自己的马车,遇到打仗的时候,就能驾驶着马车参战,为上一级大贵族提供军事服务,这才算一名合格的“士”,

  再说,有了马车,生活也更方便一些。马车还代表了贵族在社交场合的身份地位。你想想,到体面人家做客,如果是坐马车来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主人家也会更尊重。

  西周、春秋的贵族不光有事的时候乘车,没事的时候也经常是驾着辆马车到处跑,去郊外散心,《诗经》里就有一些这方面的诗。

  小结

  好,这一讲就讲到这里。你看,孔子因为学问名声的增长,得到了从季孙家跳槽去孟孙家的机会,完成了事业起步后的第一次重大升级。34岁的他,进入了鲁国更上流的贵族圈子,也有了出国开眼界、增长见识的机会。

  从颜家庄的穷学生,到孟孙家的贵族子弟,孔子收的学生越来越显赫。正好验证了孔子的那句话,所谓“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这也表明,孔子的教育事业是越做越好了。

  这一讲的最后,我们提到了孔子的第一次出国,但只简单介绍了一下。那他这次出国就只是去报丧吗?具体又有什么见闻和收获呢?我们下一讲继续。

  划重点:

  1. 孔子因为学问名声的增长,得到了从季孙家跳槽去孟孙家的机会,完成了事业起步后的第一次重大升级。

  2. 孟懿子跟南宫敬叔之所以愿意聘请孔子做家庭教师,不单单是因为孔子的学问,也是因为他们跟孔子有类似的出身,都是贵族父亲和民间女子“野合”生下的孩子。

  3. 孔子第一次离开鲁国,是陪学生南宫敬叔一行人去洛阳报丧。他不但增长了见识,还得到了他这辈子的第一辆马车,有了象征自己贵族身份的标志。

关键词:猴哥带你读懂孔子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推荐

猴哥带你读懂孔子第八讲、孔子事业开始做大

古诗 成语诗人bet雷竞技 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