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 养育华夏儿女
go
古诗词大全

秋日酬王昭仪

宋代 :汪元量
古诗原文
[挑错/完善]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2。

黄金台隗少知己3,碧玉调将空好音4。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5。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6。

译文翻译
[请记住我们 www.vee-doe.com]

忧愁到浓烈的时候拿酒来自斟,挑亮灯端祥宝剑不觉泪痕已深。

黄金台尚且羞愧缺少知己,碧玉歌即将自叹空有好音。

秋风里万叶飘摇孤馆的梦难成,夜雨中一盏昏灯唤取思乡的心。

昨夜里庭院前面的梧桐私语,那萧萧寒气吹入我短薄衣襟。

注释解释

1.王昭仪:名清惠,是与汪元量同被掳北去的南宋宫中女官,能诗善歌。昭仪,南宋宫中女官名。

2.挑灯看剑:用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句意。

3.黄金台:据《上谷郡图经》,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隗:鲍本《水云集》作“愧”。

4.碧玉:《乐府诗集》卷四十五引《乐苑》:“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湘:鲍本《水云集》作“将”。

5.一灯夜雨: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句意。

6.劲气:寒气。

创作背景

《秋日酬王昭仪》是宋末元初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以无声之场景写愁绪;颔联陈述作者同王昭仪在元大都的孤寂处境和悲怆情怀;颈联先写秋风中颤抖的“万叶”,衬托别梦不成,再用孤灯夜雨衬托归思难禁自然,表达对宋室的追念;尾联由抒情转入写景,用梧桐雨、劲气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全诗共五十六个字,多撷前人语词入诗,却能一如己出,凄切悲凉不稍减,含蕴丰富,有历史纵深感。

汪元量在宋末供奉内廷,即以琴艺事谢太后与王昭仪。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一同被虏入燕,历十余载,后汪元量乞为道士南归。被押北上和监居大都期间,汪、王二人“琴书相与无虚日”(王清惠《送水云归吴诗序》),多有诗歌唱和,此诗便是其中之一。

诗文赏析
[搜索 即可回访本站]

无声是最大的悲哀。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词中有:“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几句,算是把愁写到了极致。汪元量此诗的开头,采用的也是这种方法。其中“愁到浓时”总提,以下分写斟酒、挑灯、看剑、流泪,诗句不再言愁,但愁绪自见。在这种地方,辛词用说话表现,汪诗用动作表现,可谓异曲而同工。又,第二句用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成句,浑然再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志士形象。只是此诗再缓以“泪痕深”三字,显示了一个宫廷乐师在亡国以后的心理状态,已不能和当年的辛弃疾相比了。

颔、颈两联,一取知音少,一抒故乡情,既应题表明,只有王昭仪方能引为知己,又以家乡之思暗寓亡国之痛,显示出作者的创作意图。颔联前一句说空有黄金之台,后一句说枉调碧玉之歌,反复陈述的既是作者同王清惠在元大都的孤寂处境和悲怆情怀,又含有他们洁身自好,不与元人贵族和宋室降臣们为伍的坚贞节操。颈联先写秋风中颤抖的“万叶”,衬托别梦不成,再用孤灯夜雨衬托归思难禁自然,这里的“故乡心”表达的仍是对宋室的追念。写法上前两句用典故直抒胸臆,后两句用环境反衬乡心,手法变化,效果极好。

末联故意宕开,由抒情转入写景,用梧桐语劲气(即寒气)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为上文中已经酝酿出来的感情设计了大自然的深沉回响,因而使作者的“浓”愁,有充溢寒空砭人肌肤之势。

《湖山类稿》说:“吴友汪水云出示类稿纪其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艰关愁叹之状备见于诗。微而显,隐而彰,哀而不怨,此而悲,甚于痛哭。”“微”与“显”,“隐”与“彰”,本来是互相对立的,但水云(汪元量号)独能把它们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自己特殊的艺术风格。就这首诗而言,其中“少知己”“空好音”“孤馆梦”“故乡心”等等,几乎可以说是千百年来,被文人学士们唱烂了的陈词,因而人们可能误认它是一首等闲之作——这是此诗“显”与“彰”的一面。但如果知人论世,作进一步的考察,那么汪元量只要愿意攀附元朝新贵,则“黄金台”必不甚远,故乡也可“荣”归,由此又可断定这首诗中的知己之叹、故乡之思,绝不能作通常意义来理解——这又是此诗“隐”与“微”的一面。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

阅读全文
汪元量的古诗/名句
古诗词大全
唐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小学古诗大全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小学文言文 初中古诗大全 高中古诗大全 古诗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写景诗大全 咏物诗大全 春天的古诗 夏天的古诗 秋天的古诗 冬天的古诗 雨的古诗 雪的古诗 风的古诗 花的古诗 梅花的古诗 菊花的古诗 荷花的古诗 柳树的古诗 月亮的古诗 山水的古诗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 古诗词鉴赏大全 古诗三百首大全 宋词三百首 先秦诗人 古诗词考题 全唐诗 古诗十九首 两汉诗人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秋日酬王昭仪_汪元量_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