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 养育华夏儿女
go
国学知识

猴哥带你读懂孔子第三十八讲、 孔子对死亡的看法

作者:猴哥 国学知识

  猴哥带你读懂孔子

  第五模块、孔子的生前身后事(5讲)

  第三十八讲、 孔子对死亡的看法

  你好,欢迎来到“猴哥带你读懂孔子”。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了解春秋历史。

  和所有的人一样,孔子也要面对死亡的来临。在他那个时代,人们大都相信神灵和彼岸世界的存在,觉得人死了,鬼魂仍然会存在。

  但孔子不太一样,他对这些一直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不承认,也不否认,拒绝用鬼神来影响现实生活。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

  那当孔子年老了,身边的人渐渐离去,他的想法会有什么变化吗?他又是怎么告别这个世界的呢?

  这一讲,就让我们从孔子送别晚辈开始讲起。

  送别两个晚辈

  因为孔子的高寿,他经历过好几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特别是儿子孔鲤跟弟子颜回的去世,对他来说,是最伤心的。

  孔鲤去世的时候,孔子已经70岁左右了。老年丧子,对谁来说都不好受。而让他更难受的是,自己没有能力按照贵族的标准,来给儿子办丧事。

  按照当时的风俗,贵族的棺材讲究一大一小,得有一套。小的叫棺,外面那个大的,叫椁,都是死者身份的象征。

  从考古发掘来看,椁通常是用松柏木料做成的,上面有彩绘的图案。在大小两层棺材之间,还要放很多随葬品。

  而孔子家里并不富裕,根本买不起这套象征贵族身份的椁。对他来说,这是个很大的挫折。

  一来,是伤心自己的儿子没能享受到应有的待遇。二来,他也是为自己感到难过。

  要知道,孔子自己的贵族身份就不太牢靠,他创立的儒家又非常重视丧礼。如今,自家的丧礼都没法达标,他肯定会很心酸。

  不过呢,孔子跟儿子并不是太亲近,父子之间交流很少。所以在孔鲤去世后,孔子把痛苦都压抑在心里,没有太表现出来。

  这之后没过多久,学生颜回也去世了,享年40岁。孔子这次不再压抑自己,哭得是痛快淋漓,而且还又哭又喊。

  《论语》里的原文是“噫!天丧予!天丧予!”翻译过来就是在不断地重复:哎呀,老天这是要我的命啊!

  弟子们都劝他说:您保重啊,不要伤心过了。

  孔子说:这过分吗?不为他,我还能为谁伤心啊!

  也许,孔子是借着颜回的死,把对儿子的哀痛也哭出来了。

  说起来,因为家里穷,颜回的丧事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买不起那个大棺材。颜回的父亲颜路,想到孔子家还有一辆马车,就劝孔子把马车卖了,给颜回买个大棺材。

  孔子觉得很为难,说:“我儿子孔鲤下葬,也没有椁。既然都是儿子,就都一样吧。再说,我是退休的大夫,出门也不能靠走路啊。”

  而且,孔子的这辆马车,前面我也介绍过,是他的一个身份代表,很贵重的。那他自然会舍不得卖掉。

  最后呢,还是颜回的同学们不忍心,凑钱给他买了个大棺材,办了一场还比较体面的葬礼。

  孔子知道后,就叹息说:颜回这孩子,一直拿我当父亲,我却没拿他跟儿子一样对待。不是我故意要这样,都是被这些学生们搞的呀。

  你看,在对待颜回的丧事上,孔子的感情,甚至比对待自己的儿子更外放。

  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孔子从小习惯的是母系家庭,同时他也一直没能适应父系家庭。所以,在和颜家人相处的时候,他会更放松。

  丧事预演和鬼神退位

  在送别了孔鲤和颜回之后,孔子的身体越来越差,生命有了走到尽头的迹象。

  有一次,他病得非常厉害,学生们都以为他挺不过来了。子路也从卫国赶了回来,带领着师弟们准备操办后事。

  而就在给孔子准备葬礼的时候,学生们碰到了难题。因为在春秋时候,贵族里面分为大夫和士两个等级。等级不同,葬礼的规格自然也不一样。

  孔子呢,他当过大司寇,那按理,他的级别就应该是大夫。但前面我们分析过,因为他没有获得过世袭的封邑,他的这个大夫身份就不够完整。

  按当时的规矩,大夫除了要有自己的封邑,还要有自己的封臣。封臣,就是依附于这个大夫的士,他们的土地是大夫分封下来的。而孔子连自己的封邑都没有,自然不可能有封臣。

  这样来看的话,孔子其实还够不上大夫的级别。但子路决定,孔子的丧事就要按照大夫的标准来操办。封邑暂时是没办法了,但封臣的话,他们这些学生可以来扮演。

  这样一来,大家的身份也都显得高一点。

  但这些计划没能用上,因为孔子这次恢复过来了。而且,他很不赞同子路的计划。因为按照当时的观念,死者要按葬礼上的身份去见上帝和列祖列宗。

  请注意,我这里说的上帝,可不是基督教的那个上帝,而是孔子时代对天上至高神的称呼,当时的文献里用的就是这个词。

  那如果真照着子路的想法来办葬礼,规格就超标了,这是对上帝和列祖列宗搞欺诈。

  所以孔子骂子路说:你这是想让我骗谁,骗老天吗?我本来是个没有封臣的人,有你们这些学生给我办丧事,就算规格低了点儿,我也不至于抛尸荒野,又何必作假呢?

  另外,孔子还发现,子路除了想提高葬礼的级别,还准备举行祈祷神灵的仪式。这可能是希望孔子死后能被上帝和列祖列宗顺利接纳。

  孔子对这也很不满意。他说:我活着在人间干事业,就等于是在向神灵祈祷,哪里还用得着搞这一套?

  在《论语》里,子路还曾经问孔子怎么“事鬼神”,也就是怎么把鬼神哄高兴,让他们帮自己做事。孔子泼冷水说:你连当今的活人都没照应好,还想照顾好鬼神?

  子路还是要问到底,他接着又说:人死了会怎么样?孔子说:你活都没活明白,想死有什么用?原话是:“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你看,孔子在即将离世的时候,还坚持着他的一贯立场,就是“敬鬼神而远之”,完成自己在现实世界的责任和义务,不为了个人的目的去求助鬼神,哪怕是自己的死亡。

  他在这方面言行合一,到死都没有变。

  不过呢,虽然孔子反对子路的虚张声势和装神弄鬼,但弟子们提前给自己准备丧事,孔子还是很欣慰。

  因为他唯一的儿子已经死了,孙子年纪还小,没法替他办葬礼,有弟子们来操办,他就不用担心了。

  只可惜,子路最终没能给孔子送终,他死在了孔子前面,衰老的孔子又受到了一次打击。

  子路之死

  子路本来在卫国工作,因为卷入宫廷政变,被敌人砍死了,尸体还被剁成了肉酱。这是古代的一种特殊刑罚。

  孔子听到消息后,非常伤心,还让人把厨房里的肉馅都倒掉,以后再也不吃了。

  卫国的这次政变,给孔子师生团队造成了很大损失,不仅子路送了命,很多学生也丢了工作。从这以后,孔子身体更差了,一直卧床不起。

  去世和葬礼

  几个月之后,在一个清晨,孔子居然站了起来,还倒背着手,拖着拐杖,在院子里走来走去。这可不是他突然恢复了健康,而是回光返照。

  这时候,子贡去齐国出差刚回来。孔子见到子贡,就拉着他絮絮叨叨说了一阵子。他说,昨晚上梦见了自己的葬礼,是按照商朝人的习俗举办的。孔子因此觉得,自己的日子快到头了。

  果然,七天之后,孔子去世了。这一年,他73岁。

  孔子追求了一辈子周朝的道,临死前却被梦给点醒了,自己本来是商朝人的后裔。

  孔子的丧事都是弟子们操办的,据说融合了夏、商、周三个朝代不同的礼仪,而不是孔子梦到的只有商人的习俗。

  这一次,学生们遵照孔子的嘱托,没有拔高规格,老老实实地按照士的标准,给他办了丧事。

  孔子当了二十多年有名无实的大夫,最终又回归了士的身份。这是他15岁那年认祖归宗获得的。

  至于孔子埋葬的地方,在曲阜城北郊,他儿子孔鲤的坟墓旁边。这里可能是鲁国士大夫的墓区。

  那孔子去世后,他的学生需要给他服丧吗?

  当时的话,还没有这样的先例。因为师生关系其实是孔子开创的,孔子自己也没想过这个问题。于是,学生们就商议决定,比照儿子为父亲服丧三年的礼制,他们也为孔子服丧三年。

  于是呢,子贡就带领同学们,在孔子陵区外面,修建了一些茅草房子。大家住在这里,一起祭祀孔子,整理他的遗著,同时给年轻的师弟们传授学问。慢慢地,这里就变成了一个新的学院。

  再后来,孔子墓地外面盖的房子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郊外街区。这就是今天著名的“三孔”景区,孔府、孔庙、孔林。

  小结

  好,在这一讲,我们看到了孔子跟晚辈、跟世界的告别。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虽然他的很多观念发生了改变,对事业不再那么积极,但他也在坚持着一些东西,包括对待鬼神的态度、对丧事的重视等等。

  那讲到这里,孔子的人生就落幕了。你会怎么评价他这一生呢?欢迎在微信群里跟大家讨论。

  虽然孔子已经离开,但他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他在活着的时候,是大历史中的一个普通人。那在后来,为什么变成了被众人推崇的“圣人”呢?这就要讲到孔子去世后,孔门弟子遇到的挑战跟他们的应对了。

  那我们下一讲继续。

猴哥带你读懂孔子
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 成语字数 古诗词鉴赏大全 古诗三百首大全 宋词三百首 周易起名 三字成语 先秦诗人 立春 寓言故事 古诗词考题 属鼠 元旦祝福语 春天诗句 搬家吉日 古诗十九首 五行缺什么 四字成语 两汉诗人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雨水 属牛 小年祝福语 柳树诗句 战争诗句 读书诗句 惜时诗句 婉约诗句 山水诗句 写山诗句

猴哥带你读懂孔子第三十八讲、 孔子对死亡的看法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