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 养育华夏儿女
go
三字经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作者:佚名 三字经 [挑错/完善]
三字经
wèi shǔ wú
zhēng hàn dǐng
hào sān guó
qì liǎng jìn
魏 蜀 吴
争 汉 鼎
号 三 国
迄 两 晋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解释】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但被司马懿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

  【启示】《三国演义》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部古典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分,阅读这部小说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了解到古代战争的动人面。

  【故事】三国时代名将如云,最为大家熟悉的莫过于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公和张飞,以及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了。在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为了扩展自己的领土,常常你争我夺,因此战争频繁,当时军力最弱的蜀国,虽然拥有许多猛将,但是独缺一位谋臣替他策划。他从谋士徐庶和司马徽那里,得知诸葛亮是一位精于谋略的人才,便决定亲自去请他来共谋国事刘备第一次亲临诸葛亮的住处—— 卧龙岗时,不巧诸葛亮正出门在外,刘备只好无功而返。好不容易等到诸葛亮回来了,刘备二人度驾临卧龙岗,不巧这次刘备还是没有见到诸葛亮,但是他并不灰心,过了几天,他进行了第三次造访。这一天,当刘备到达时,诸葛亮正在午睡,于是刘备便在岗外静候,等诸葛亮醒来,刘备向他说明来意,并诚心地请他出山为蜀国效力,早已不管世事的诸葛亮,对刘备的诚意十分感动,便同意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三顾茅庐”。

  【赏析】

  “蜀魏吴,争汉鼎。”东汉之后,天下分为蜀、魏、吴三国。“蜀”,

  河北琢郡人刘备建立,统领四川一带。汉灵帝末年,刘备、关羽、张飞结为兄 弟,组织武装镇压黄巾军。刘备数经征战,四处颠簸,最后请诸葛亮出山,于赤 壁一战,形成三足鼎力之势。蜀汉炎兴元年,刘禅降魏,蜀亡。

  “魏”,曹丕篡位,代汉为文帝。曹丕是曹操次子,曹王代汉后,以魏 为国号。曹丕重用人才,惟才是举。226年,曹丕死,终年四十岁。曹又继曹丕为 皇帝,是为明帝。他亲理朝政,善于用人,曹魏政权达于全盛。265年,魏最后一 个皇帝曹奂禅位给司马炎,魏亡。“吴”,吴的创建者是孙权,字仲谋。孙权审 时度势,联蜀抗魏,算是一代明主。神风元年,即252年,孙权病死,终年七十一 岁,在位二十三年追尊为大帝。吴天纪三年,即279年,吴最后一个国君孙皓自缚 双手投降,吴亡。

  三国后,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了中国,司马炎死后,其子司马衷即位。司 马衷是个白痴,皇后贾南风操持国政,国家大乱,后经十六年“八王之乱”。306 年,东海王司马越毒死司马衷’司马炽即位为怀帝。此时,内乱不止,匈奴刘渊 于308年称帝,国号为汉。刘渊死,刘聪继位,杀死晋怀帝,司马邺继位为愍帝, 后被刘聪毒死。西晋灭亡之后,司马睿在建康另立朝廷,史称东晋。东晋传十一 帝,有国一百零三年,在420年,刘裕箠位为宋王,东晋灭亡。从三国到两晋亡, 历经二百年余。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www.vee-doe.com]

  魏:曹操的国号。

  蜀:刘备的国号。

  吴:孙权的国号。

  鼎:传国的实物,象征王位。

  迄:到。

  两晋:东晋、西晋。

三字经
阅读全文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 古诗词鉴赏大全 古诗三百首大全 宋词三百首 先秦诗人 古诗词考题 全唐诗 古诗十九首 两汉诗人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全宋词 小学古诗大全 魏晋诗人 小学文言文大全 南北朝诗人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初中古诗大全 隋代诗人 初中文言文大全 唐代诗人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原文解释翻译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