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 养育华夏儿女
go
古诗词考题

《祈梦决狱》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原文

曩①有县令,遇杀人狱不能决,蔓延②日众,乃祈梦于城隍祠。梦神引一鬼,首戴瓷盎,盎中种竹十余竿,青翠可爱。觉而检案中有姓祝者,竹祝音同,意必是也。穷治无迹。又检案中有名节者,私念曰:“竹有节,必是也。”穷治亦无迹。然二人九死一生矣。计无复之,乃以疑狱上,请别缉杀人者,卒亦不得。

导读:"祈梦决狱",牵强附会,涂毒生灵.县令的糊涂表现令人不可思议,既可笑又可叹.当时清代官场的风气可见一斑,作者可谓用心良苦矣.

注释

曩:(nǎng)以往,从前,过去的。

蔓延:指案件牵连的人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

盎(ng):古代的一种盆腹大口小。

穷治:穷追不舍地审理。穷,尽、到底。治,审理。根据下文的“然二人者九死一生矣”可知,此处“穷治”实指严刑审讯。

12、解释加点的字(1分)

①遇杀人狱不能决( ) ②卒亦不得( )

13、翻译(1分)

觉而检案中有姓祝者,竹祝音同,意必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对于文中县令断案的做法,最恰当的评价是( ) (1分)

A.胸无点墨 B.牵强附会 C.东拉西扯 D.人云亦云

15、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有名的文言笔记小说集,与清代另一部非常有名的文言小说集_______的_______并称。(1分)

16、与本文县令儿戏办案不同,《曹刿论战》中提出了慎重办案的重要性,当鲁庄公说自己“______,_____,____”时,曹刿赞许地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参考答案:

12、案件 终究

13、醒来后翻阅案卷,见有姓祝的人,“竹”、“祝”发音相同,心想一定是这个人了。

14、B

15、蒲松龄 《聊斋志异》

16、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译文

从前有个县官,遇到一件凶杀案件不能判决,(而且)牵连的人员天天增多,于是就到城隍庙中去求梦。他梦见一神灵(给他)带来一只鬼,这鬼头上顶个瓷杯,杯里种着十余棵竹子,(竹子)青葱翠绿招人喜爱。梦醒后(县官)便检查案件中有个姓祝的嫌疑人,“竹”“祝”音相同,(县官便认为)梦中的意思就是这嫌疑人的名字与“祝”有关。便尽力去追查嫌疑人,(但是)找不到他犯罪的蛛丝马迹。再次检查案件中有个名字中带“节”的嫌疑人,县官心里暗念道:“竹子有段节,一定是这嫌疑人于的名字与“竹”有关。便尽力去追查这嫌疑人,也找不到他犯罪的蛛丝马迹。这样这两嫌疑人经历危险而幸存下来了。县官再也没有破案的计策了,于是便把这案件当疑案上报,请求别人搜查捉拿杀人犯,(但是)最后也没有找到杀人犯。

祈梦决狱
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 成语字数 古诗词鉴赏大全 古诗三百首大全 宋词三百首 周易起名 三字成语 先秦诗人 立春 寓言故事 古诗词考题 属鼠 元旦祝福语 春天诗句 搬家吉日 古诗十九首 五行缺什么 四字成语 两汉诗人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雨水 属牛 小年祝福语 柳树诗句 战争诗句 读书诗句 惜时诗句 婉约诗句 山水诗句 写山诗句

《祈梦决狱》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