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 养育华夏儿女
go
古诗词考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子路、曾皙(zēng xī)、冉(rǎn)有、公西华(huá)侍(shì)坐。子曰:“以吾(wú)一日长(zhǎng)乎尔,毋(wú)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g)之国,摄(shè)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jǐn);由也为之,比(bì)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shěn)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yuè),以俟(sì)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fǔ),愿为小相(xiàng)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kēng)尔,舍(shě)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guàn)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 ),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fú)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yú)?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鼓瑟希()2. 莫春者()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以吾一日长乎尔今义:一天古义:____________

2.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今义:什么伤古义:____________

3.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今义:儿童古义: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如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宗庙之事,如会同()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先生如其指()

逝者如斯夫()

固不如也()

2. 方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如会同,端章甫()

2. 浴乎沂,风乎舞雩()

3. 三子者出,曾皙后()

4. 鼓瑟希()

5. 可使有勇()

6. 赤也为之小()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2. 毋吾以也。()

3. 不吾知也。()

4. 则何以哉?()

5. 可使有勇。()

参考答案

一、1. “希”通“稀”,稀疏;2. “莫”通“暮”,晚。

二、1. 一两天,引申为年纪稍长。2. 何妨。3. 少年,不到20岁的人。

三、1. 连词,如果/介词,至于/连词,或者/动词,往/动词,依照,遵照/动词,像,如同/动词,比得上。2. 名词,方形/名词,方圆,纵横/名词,道,指是非准则/副词,正,才。

四、1. 名词用作动词。端,穿着礼服;章甫,戴着礼帽。2. 名词用作动词,吹风、乘凉。3. 名词用作动词,落在后面。4. 名词用作动词,弹奏。5. 形容词用作名词,勇气。6. 形容词用作名词,小事,即文中所说“小相”。

五、1. 状语后置句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

2. 宾语前置句,“毋以吾也”你们不要因此就不说了。

3. 宾语前置句,“不知吾也”不了解我。

4. 宾语前置句,“则以何哉”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5. 省略句,可“使(之)有勇”可以让他们有勇气。

参考译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些,(人家)不用我了.(另有两说:1."以" 作 "认为" ,不要认为(这样就不对)我说了. "2."以" 作 "停止", (你们)不要因为我就不说了.)(你们)平时(就)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子路急遽地回答说:"一个拥有千乘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方圆六七十里甚至于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振兴礼乐教化,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来推行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但愿意学着做些东西。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官员。"

"曾皙,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所讲的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皙)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童仆,到沂河里游泳(祈福),在舞雩台上乘凉,唱着歌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要用礼来治理国家,可他说话却不知道谦虚,所以笑他。难道冉有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何以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阅读练习答
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 成语字数 古诗词鉴赏大全 古诗三百首大全 宋词三百首 周易起名 三字成语 先秦诗人 立春 寓言故事 古诗词考题 属鼠 元旦祝福语 春天诗句 搬家吉日 古诗十九首 五行缺什么 四字成语 两汉诗人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雨水 属牛 小年祝福语 柳树诗句 战争诗句 读书诗句 惜时诗句 婉约诗句 山水诗句 写山诗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