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 养育华夏儿女
go
古诗词考题

《新唐书·韩休传》“韩休,京兆长安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韩休,京兆长安人。父大智,洛州司功参军,其兄大敏,仕武后为凤阁舍人。梁州都督李行褒为部人告变,诏大敏鞫治。或曰:“行褒诸李近属,后意欲去之,无列其冤,恐累公。”大敏曰:“岂顾身枉人以死乎?”至则验出之。后怒,遣御史覆按,卒杀行褒,而大敏赐死于家。

休工文辞,举贤良。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进至礼部侍郎,知制诰。出为虢州刺史。虢于东、西京为近州,乘舆所至,常税厩刍,休请均赋它郡。中书令张说曰:“免虢而与它州,此守臣为私惠耳。”休复执论,吏白恐忤宰相意,休曰:“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讫如休请。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知制诰。迁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休直方不务进趋,既为相,天下翕然宜之。万年尉李美玉有罪,帝将放岭南。休曰:“尉小官,犯非大恶。今朝廷有大奸,请得先治。金吾大将军程伯献恃恩而贪,室宅舆马僭法度,臣请先伯献,后美玉。”帝不许,休固争曰:“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帝不能夺。大率坚正类此。初,嵩以休柔易,故荐之。休临事或折正嵩,嵩不能平。宋澋闻之曰:“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嵩宽博德可,休峭鲠,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帝尝猎苑中,或大张乐,稍过差,必视左右曰:“韩休知否?”已而疏辄至。尝引鉴,默不乐。左右曰:“自韩休入朝,陛下无一日欢,何自戚戚,不逐去之?”帝曰:“吾虽瘠,天下肥矣。且萧嵩每启事,必顺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寝。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直,我退而思天下,寝必安。吾用休,社稷计耳。”后以工部尚书罢。迁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子。卒,年六十八,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忠。宝应元年,赠太子太师。

(选自《新唐书•韩休传》,有删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诏大敏鞫治 诏:诏书

B.遣御史覆按 按:查究

C.室宅舆马僭法度 僭:超越

D.大率坚正类此 大率:大致,大都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李行褒为部人告变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B.无列其冤 余嘉其能行古道

C.幸知民之敝而不救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D.以母丧解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受命

12.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直接体现韩休忠直品格的一组是

①无列其冤,恐累公 ②免虢而与它州,此守臣为私惠耳。

③虽得罪,所甘心焉 ④臣请先伯献,后美玉。

⑤尉小官,犯非大恶 ⑥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③⑤⑥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休直方不务进趋,既为相,天下翕然宜之(4分)

(2)稍过差,必视左右曰:“韩休知否?”已而疏辄至。(4分)

(3)自韩休入朝,陛下无一日欢,何自戚戚,不逐去之?(4分)

参考答案:

10.A(“诏”应解释为“下诏,下令”)

11.A(为:介词,表被动;动词,成为。B其,代词,他。C而,连词,却。D以,连词,因为)

12.B(①是韩大敏与人的对话,②是张说对韩休的反驳,⑥是宋瞡对韩休的评论,这些句子均未直接体现韩休忠直的品格;)

13.

(1)韩休的品性耿直方正,不追求升官发达,在他担任宰相之后,天下都安定下来,

觉得这样很适宜。(“务”“翕然”“宜之”各1分,大意1分)

(2)声势略微有些过头,一定会看看身边臣下,说:“韩休会不会知道?”过了不多久韩休的奏本果然就到了。(“稍”“知否”“已而”各1分,大意1分)

(3)自从韩休入朝为相之后,陛下您就没有过过一天开心的日子,何苦让自己这样忧虑,不把他赶下台去?(“无一日欢”“戚戚”“逐去”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韩休是京兆长安人。父亲韩大智,曾担任洛州司功参军,大智的兄长大敏,在武后时曾任凤阁舍人。梁州都督李行褒被部属告发,武后下诏让韩大敏审问治罪。有人告诉韩大敏说:“李行褒是诸李的近属,武后的心意是要将他除去,如果不将他蒙冤治罪,恐怕会牵累到您。”韩大敏说:“难道顾恤自己就要让他人蒙冤而死吗?”到了梁州经过审问就将李行褒释放了。武后大怒,派御史再次查究此案,终究杀了李行褒,而韩大敏被赐死在家中。

韩休擅长文辞,被推举为贤良。玄宗在东宫为太子,要韩休逐条对答国政之事,他与校书郎赵冬曦一起中了乙科,被擢升为左补阙,兼任主爵员外郎。后来又升任礼部侍郎,掌管诏令之事。离京担任虢州刺史。虢州邻近东、西二京,皇上常常驾临,百姓需要交纳车马税,韩休请求将此项税赋分摊给其他州郡。中书令张说说:“免除虢州的税赋而将它分摊给其他州郡,这是守臣为自己管辖的地方谋取私利。”韩休却一再坚持自己的主张,属下告诉他这样恐怕违逆了宰相的意愿,韩休说:“刺史知道了百姓的困乏却不去拯救,难道能这样处理政事吗?即使因此而获罪,我也心甘情愿。”朝廷终究接受了韩休的请求。后来因为母亲去世而解职,服丧期满,担任工部侍郎,掌管诏令之事。升任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去世,皇上命令萧嵩推举能替代的人,萧嵩称赞韩休的志向德行,于是韩休被授予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官职。

韩休的品性耿直方正,不追求升官发达,在他担任宰相之后,天下都安定下来,觉得这样很适宜。万年尉李美玉犯了罪,皇上要将他流放岭南。韩休说:“县尉只是小官,犯的也不是什么大罪。现今朝廷上有大奸贼,请求能先惩治。金吾大将军程伯献依仗受到恩宠,非常贪婪,宅第车马都僭越了法度的许可,臣下请求先惩治程伯献,而后才轮到李美玉。”皇上不准许,韩休坚持争辩说:“罪小的尚且不宽容,大恶人却放在一边不问罪,陛下不罢免程伯献,臣下不敢照皇上说的办。”皇上也不能让他改变主意。韩休坚毅正直大约就是这样。当初,萧嵩认为韩休的性格和顺易于说服,所以推荐了他。可是韩休处理政事时有时指责、纠正萧嵩,萧嵩也不能让他改变。宋瞡听见这些之后说:“没想到韩休能做到这样,这是仁爱者的勇毅啊。”萧嵩为人宽厚,常称赞他人,韩休则严正刚直,时政的过失,一说起来没有不说透的。皇上在苑囿中打猎,有时会大张鼓乐,声势略微有些过头,一定会看看身边臣下,说:“韩休会不会知道?”过了不多久韩休的奏本果然就到了。皇上曾举镜自照,默默不乐。身边的人说:“自从韩休入朝为相之后,陛下您就没有过过一天开心的日子,何苦让自己这样忧虑,不把他赶下台去?”皇上说:“我虽然瘦了,天下可就丰肥了。再说萧嵩每逢启奏政事,一定是顺从我的意旨,但我退朝后思谋天下事,常常难以睡安稳觉。韩休铺陈讲述治国之道,常常切直地指责政事过失,但我退朝后思谋天下事,一定能睡个安稳觉。我任用韩休,是为江山社稷考虑啊。”韩休后来在工部尚书任上被免职。曾升任太子少师,后来又被封为宜阳县子。去世时享年六十八岁,追赠扬州大都督,赐“文忠”的谥号。宝应元年,追赠太子太师。

新唐书·韩休传
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 成语字数 古诗词鉴赏大全 古诗三百首大全 宋词三百首 周易起名 三字成语 先秦诗人 立春 寓言故事 古诗词考题 属鼠 元旦祝福语 春天诗句 搬家吉日 古诗十九首 五行缺什么 四字成语 两汉诗人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雨水 属牛 小年祝福语 柳树诗句 战争诗句 读书诗句 惜时诗句 婉约诗句 山水诗句 写山诗句

《新唐书·韩休传》“韩休,京兆长安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