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 养育华夏儿女
go
古诗词考题

“朱谦,夏邑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朱谦,夏邑人。永乐初,袭父职,为中都留守左卫指挥佥事。洪熙时,隶阳武侯薛禄,征北有功,进指挥使。宣德元年进万全都指挥佥事。正统六年与参将典王真巡哨至伯颜山遇寇击走之次闵安山遇兀良哈三百骑又败之追至莽来泉寇越山涧遁去乃还时谦已迁都指挥同知,乃以为都指挥使。八年充右参将,守备万全左卫。明年与杨洪破兀良哈兵于克列苏,进都督佥事。所部发其不法事,帝以方防秋,宥之。复以北征功,进都督同知。帝北狩①,也先拥至宣府城下,令开门。谦与参将纪广、都御史罗亨信不应,遂去。进右都督。与杨洪入卫,会寇已退,追袭之近畿。战失利,洪助之。兵部并助洪不救。景帝俱弗问。洪入总京营,廷议欲得如洪者代之,咸举谦。乃进左都督,充总兵官,镇守宣府。景泰元年四月,寇三百骑入石烽口,复由故道去,降敕切责。逾月,复入犯。谦率兵御之,次关子口。寇数千骑突至,谦拒以鹿角,发火器击之,寇少却,如是数四。谦军且退,寇复来追。都督江福援之,亦失利。谦卒力战,寇不得入。六月复有二千骑南侵。谦遣都指挥牛玺等往御,战南坡。谦见尘起,率参将纪广等驰援。自巳至午,寇败遁。论功,封抚宁伯。是时,寇气甚骄,屡扰宣府、大同,意二城且旦夕下。而谦守宣府,郭登守大同,数挫其众。也先知二人难犯,始一意归上皇。八月,上皇还。道宣府,谦率子永出见,厚犒其使者。既而谦谬报寇五千骑毁墙入。察之,则也先贡使也。诏切责之,谦惶恐谢。明年二月,卒于镇。谦在边久,善战。然勇而寡谋,故其名不若杨洪、石亨、郭登之著。成化中,谧武襄。

(节选自《明史·朱谦传》)

【注】①帝北狩:英宗北巡时被也先俘虏,英宗之弟登基称帝,遥尊英宗为上皇。

10.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统六年/与参习寻王真巡哨至伯颜山遇/寇击走之/次阂安山/遇兀良哈三百骑/又败之/追至莽来泉/寇越山涧遁去/乃还

B.正统六年/与参习寻王真巡哨至伯颜山/遇寇击走之/次阂安山/遇兀良哈三百骑/又败之/追至莽来泉/寇越山涧遁去乃还

C.正统六年/与参习寻王真巡哨至伯颜山/遇寇击走之/次阂安山/遇兀良哈三百骑/又败之/追至莽来泉/寇越山涧遁去/乃还

D.正统六年/与参习寻王真巡哨至伯颜山/遇寇击走之/次阂安山/遇兀良哈三百骑/又败之追至莽来泉/寇越山涧遁去/乃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畿”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所以“近瓷”指京城附近,“京瓷”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方。

B.兵部是古代中央政府尚书省管辖下的六部之一,掌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

C.汉时凡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皆称救,南北朝后专指皇帝诏书。“制”浩”也可指帝王的命令。

D.古人用地支纪时,“巳”和“午”是地支的第六位和第七位,对应现在的十到十二时和十二到十四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谦是颇有作为的官家子弟,他虽然是通过承袭父亲的官职进入仕途的,但之后却是凭借他自己不断立下的战功步步晋升的。

B.朱谦对朝廷忠心耿耿,当英宗被挟持时,他没有中计打开城门,而当也先归还英宗时他率子出城拜见途经宣府的英宗,并重赏其使者。

C.朱谦勇猛善战,长时间驻守边防。他多次率领军队抵抗敌寇,奋力守城,最终让敌寇知道他是难以侵犯的,死后被赐溢号“武襄0

D.朱谦缺少谋略,为官生涯存在一些污点。他曾误报军情,习寻前来进贡的使者当作敌寇也曾被部下揭发做过不法之事,但都得到君王宽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寇数千骑突至,谦拒以鹿角,发火器击之,寇少却,如是数四。

(2)是时,寇气甚骄,屡扰宣府、大同,意二城且旦夕下。

参考答案

10、C

11、D

12、D

13、(1)敌寇数千骑兵突然而至,朱谦以鹿角阻止敌军前进,又发火器攻击,敌寇稍微后退,就这样重复了四次。

(2)这时,敌寇气势十分嚣张,屡次骚乱宣府、大同,希望很快攻下二城。

参考译文

朱谦,夏邑人。永乐初年,他承袭父职,为中都留守左卫指挥佥事。洪熙时,朱谦隶属阳武侯薛禄,北征有功,进升为指挥使。宣德元年(1426),进升为万全都指挥佥事。

正统六年(1441),朱谦与参将王真巡哨至伯颜山,遭遇敌寇,将其击走。驻扎闵安山时,遇上兀良哈的三百骑兵,又将其击败之。追至莽来泉,敌寇越过山涧逃走了,朱谦这才率军返回。当时朱谦已升为都指挥同知,于是被任命为都指挥使。

八年(1443),朱谦充任右参将,守备万全左卫。第二年,他与杨洪在克列苏打败兀良哈的军队,进升为都督佥事。朱谦的部属揭发他的违法事,皇上因为正需要防守的将领,便宽恕了他。朱谦又因北征有功,升为都督同知。

皇上北巡,也先拥着英宗来到宣府城下,下令开门。朱谦与参将纪广、都御史罗亨信不予回答,也先于是离去。朱谦升为右都督。他与杨洪入卫京城,恰逢敌寇兵退,朱谦率军在近畿追击。战斗失利,杨洪弹劾他,而兵部一起弹劾杨洪不去援救。景帝对他俩都不追究。杨洪入京统领京营后,廷臣商议要找一位代替杨洪原职的人,大家一致推举朱谦。朱谦于是进升为左都督,充任总兵官,镇守宣府。景泰元年(1450)四月,敌军三百名骑兵从石烽口进入,又由原路离去,皇上降旨切责朱谦。一个月后,敌寇再次入侵。朱谦率兵抵御,驻扎关子口。敌寇数千骑兵突至,朱谦以鹿角阻止敌军前进,又发火器攻击,敌寇稍微后退,就这样重复了四次。朱谦军将退时,敌寇又来追击。都督江福来援,也失利,朱谦最后拼力奋战,敌寇才未能进入。六月,又有二千敌骑南侵。朱谦命都指挥朱玺等前往抵御,战于南坡。朱谦见灰尘四起,便率参将纪广等迅速赴援。从上午九时一直到中午十二时,敌寇才战败而逃。论功时,朱谦被封为抚宁伯。这时,敌寇气势十分嚣张,屡次骚乱宣府、大同,希望很快攻下二城。

但朱谦防守宣府,郭登防守大同,屡挫敌军。也先才知二人难犯,这才一意送回英宗。八月,英宗返回,途经宣府,朱谦率其子朱永出城拜见,重赏其使者。不久,朱谦误报有五千敌寇骑兵毁墙而入。结果仔细一看,原来是也先派来的进贡使者。皇上下诏切责他,朱谦惶恐谢罪。第二年二月,朱谦死于宣府。

朱谦守边已久,善于作战。但他勇而无谋,所以他的名声不如杨洪、石亨、郭登。成化年间,赠谥号武襄。

“朱谦,夏邑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 成语字数 古诗词鉴赏大全 古诗三百首大全 宋词三百首 周易起名 三字成语 先秦诗人 立春 寓言故事 古诗词考题 属鼠 元旦祝福语 春天诗句 搬家吉日 古诗十九首 五行缺什么 四字成语 两汉诗人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雨水 属牛 小年祝福语 柳树诗句 战争诗句 读书诗句 惜时诗句 婉约诗句 山水诗句 写山诗句

“朱谦,夏邑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M.GuoXueMeng.Com

皖ICP备16011003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