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

养育华夏儿女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阅读答案及翻译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 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底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雠。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 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 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遂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坠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

注:踔(chuō): 跳跃。

1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 将:带着、拿着。

B.王即购之千金 购:购买

C.客以剑拟王,王头遂堕汤中 拟:比划。

D.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 嘱:嘱咐,叮嘱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吾其还也,亦去之

C.即以斧破其背,得剑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

D.何哭之甚悲耶 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16.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莫邪子一心复仇的一项是( )

①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②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

③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④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

⑤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⑥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志怪小说一波三折,精彩、生动的讲述了一个著名的复仇故事。干将是古代传说中造剑的名将,莫邪是他的妻子。“干将”“莫邪”也泛指宝剑。

B.莫邪的儿子为报父仇,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头颅。这个一心为父复仇,头断亦不死的形象感人至深。

C.小说中“客”的形象是游侠的代表,在他的身上体现了正义的力量,被压迫者的复仇精神也得到了强烈的体现。

D.楚王是个暴虐的形象。他易怒、嗜血、残忍,为了抢夺“雄剑”而杀害了干将,最终被“客”用“雄剑”杀掉。

18.将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3分)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3分)

(3)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2分)

参考答案

14.B(购:悬赏征求)

15.C都是介词“用”(A才/竟然B它的\还是D补语助词“得”\主谓之间的助词不译) 16.A(5黑衣人的话;6与复仇无关)

17.D(不是为了得到“雄剑”而杀了干将,而是因为“三年乃成、雌来雄不来”而杀了干将。)

18.翻译文言句子

(1)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多,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重点词语:众人、下、耻。3分)

(2)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界,您知道那是困难的,为何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重要词语:鄙远、焉用、陪。3分)

(3)这就是常说的“强弓射出的箭到了射程的尽头,力量不能够穿透鲁地的薄绢”啊。(重点词语:所谓、末、势。错1个扣1分。2分。)

二:

1.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大怒,使相之——相:审看

B.王即购之千金——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C.客曰:“不负子也。”——负:辜负

D.愿王自往临视之——临:面对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以弱抗暴精神的一组是( )

①日夜思欲报楚王 ②眉间广尺,言欲报仇 ③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

④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 ⑤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⑥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①③⑥

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铸了三年才铸成。楚王对此大怒,杀了干将。

B.莫邪的儿子长大后,母亲以实情告之。赤遵父嘱得剑,日夜思报父仇。

C.为躲避追捕,赤逃入山中,遇一愿为其报仇的人,便决然舍命相托。

D.侠客诱使楚王来到煮赤头的汤镬前并将其杀死,自己也献出生命。

4.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

(2)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参考答案

1.D

2.C

3.A

4.(1)我给楚王铸剑,三年才成功。楚王发火了,(我)去一定被杀掉。

(2)听说楚王用千金悬赏你的脑袋。请把你的脑袋和剑都交给我,我为你报仇。

参考译文

楚国干将、莫邪夫妇二人,给楚王铸剑,三年才铸成。楚王很生气,想杀他。剑有雌雄二柄。当时妻子怀孕快生产了,丈夫对她说:“我给楚王铸剑,三年才 成功。王怒,我去一定被杀掉。你生下的孩子如果是男的,长大以后,告诉他:‘出房看南山,松树长在石上,剑在它的背面。’于是拿着雌剑去见楚王。楚王非常 生气,叫人去仔细查看。剑本是两柄,一雄一雌,雌剑拿来而雄剑没拿来。楚王发怒了,把干将给杀了。

莫邪生下的儿子叫赤。后来长大了,问他母亲:“我父亲在哪里?”母亲说:“你父亲给楚王铸剑,三年才成功。楚王发怒,把他杀了。他走时嘱咐我告 诉你:“出房看南山,松树长在石上,剑在它的背面。”于是儿子出房,往南看没有山,只见堂前松柱下有一磨剑石,就用斧头砸开它的背后,得到了雄剑,他早晚 都想着找楚王为父报仇。

楚王梦见一个男子,眉间广阔,约一尺宽,说要报仇。楚王悬千金重赏捉拿。赤听说了这件事了,便逃走,跑进山里悲歌。碰到一位陌生人,说:“你年 纪轻轻的,怎么哭得这样伤心?”赤说:“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杀了我的父亲,我想报仇!”陌生人说:“听说楚王以千金重赏购买你的脑袋,请把你的脑 袋和剑都交给我,我为你报仇。”赤说:“太好了!”于是自刎,双手捧着脑袋和剑,一并奉上。尸体僵立。陌生人说:“我决不会辜负你!”这样,尸才仆倒。

陌生人提着赤的脑袋去见楚王。楚王很高兴。陌生人说:“这是勇士的头颅,应当用汤锅煮。”楚王照办煮头。三天三夜也煮不烂。头跳出汤锅,张着眼 睛一副很生气的样子。陌生人说:“这小孩头煮不烂,请大王亲自到锅边一看,就一定烂了。”楚王立刻走近去看,陌生人用剑比划了一下楚王,王的脑袋就掉进汤 里;陌生人也砍掉自己的头,头也掉进汤里。三个脑袋都煮烂了,没法分辨。于是把肉汤分成三份埋葬了,笼统称为“三王墓”。

关键词:“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阅读答

相关阅读
你可能喜欢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推荐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阅读答案及翻译

    古诗成语诗人bet雷竞技 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