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

养育华夏儿女

汴河怀古二首阅读答案与解析-皮日休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河怀古

(一)

唐·皮日休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中的描写是写当年的浩然盛大的场面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实质是暗示当时的唐帝国早已衰落。这是对当政者的警告,意味深长。

B. 很多研究隋朝灭亡原因的人都把隋朝速亡的原因归咎于大运河的开通,视大运河为祸根,认为大运河一无是处。作者皮日休赞同这种说法。

C. 诗人一句“共禹论功不较多”是以“若无水殿龙舟事”为前提的,这就大大增加了对隋炀帝的讽刺和批判。

D. 全诗从隋朝大运河展开描写和议论,立意新奇,议论精辟,不失为唐代怀古诗中的佳品。

16. 两首诗尽管都命名为“汴河怀古”,但两者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两首诗的异同。

【答案】

15. B

16. 相同点:都是以隋朝大运河为描写议论抒情的载体;都属于现实主义的怀古诗;

不同点:①第一首诗描述了隋炀帝游览扬州的豪华船队以及大运河的地理环境,隐含了隋炀帝被部将所杀的历史事实(载到扬州尽不还)以及对唐王朝的警示;第二首诗从隋亡于大运河说起,接着从反面论述,批驳了修大运河是亡国之举的传统观点,从历史的角度对隋炀帝的是非功过进行了评价。肯定了大运河的积极作用,暗含了对隋炀帝的批判与讽刺。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作者皮日休赞同这种说法”错,第二首诗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批驳了修大运河是亡国之举的传统观点,肯定了大运河的积极作用。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不同点:

第一首诗“万艘龙舸”代指隋炀帝的船队。全诗描述了隋炀帝游览扬州的豪华船队以及大运河的地理环境,诗中“载到扬州尽不还”意思是,这支船队载到扬州后再也没有回还,隐含了隋炀帝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的历史事实。诗说当年的浩然盛大的场面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实质是说当时的唐帝国早已是连隋炀帝时也比不得了。这是对当政者的警训,意味深长。

第二首诗第一句“尽道隋亡为此河”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第二句“至今千里赖通波”肯定了大运河的积极作用,第三句“若无水殿龙舟事”批判隋炀帝奢侈糜费,第四句“共禹论功不较多”以“若无水殿龙舟事”为前提,大大增加了对隋炀帝的讽刺和批判。从历史的角度对隋炀帝的是非功过进行了评价。

相同点:

两首诗命名为“汴河怀古”,均为借古抒怀,从隋朝大运河展开描写和议论,有警示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推荐

汴河怀古二首阅读答案与解析-皮日休

古诗成语诗人bet雷竞技 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