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

养育华夏儿女

芒种:仲夏已至,万事可期

作者:佚名 国学知识 来源:网络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今年芒种的时间是

2022年6月6日

壬寅年 农历五月初八

入夏时长,窗前响,

风吹麦浪,梅酒甜香。

万物有序送花去,

光阴深情迎夏来。

夏至,农耕时,

五月节,正芒种。

农历书说:“斗指巳为芒种,

此时可种有芒之谷,

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

芒种时节,带芒谷物

正到了收播的季节,

先收冬麦,再播青稻,

该播种的时候,绝不拖延,

未及收获之时,绝不贪婪。

汉代刘向有言:

“鱼乘于水,

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

中国人自古讲究顺应时令,

应时而变,顺势而为,

无论多么繁忙的日子,

总有相宜的节奏。

正如芒种的意义,

提醒人们,

忙闲有时,行止有度,

芒而不茫,心有所向;

芒而不盲,目中含光,

芒而不忙,欣然生长。

芒种,芒而不茫

无论到了何时,

古人对自然的变化,

都显得尤为敏锐。

应其时,为其事,

安时顺命,心中清醒,

亦悲亦喜,却不贪恋。

观物候

见螳螂破壳而出,

便知阴气滋长,

阴阳相生,

正是阳气日盛时。

有夏鸟与春鸟之别,

闻鹏(伯劳鸟)鸣,

知反舌鸟止,

则知春去仲夏来,

又是一季盛景。

送花神

农历二月二,花开相迎,

芒种日,又送花归去。

红楼梦》中有载,

“花瓣柳枝编成轿马”

“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

为送花去,这一天,

女儿们都打扮得桃羞杏让,

“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

遵万物之时,合四时之序,

来有来的庄重,去有去的柔情。

懂得该守住什么,

也清楚该舍去什么,

将对生活的郑重其事,

化作手脚上的奔忙,

身忙而心明,

便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芒种,芒而不盲

贺铸有诗云: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芒种之后,阴雨渐多,

尤其江南地区,

入梅后,雾重雨多,

房内霉湿难散,

地上终日泥泞。

为此,便有了

采菖蒲、挂艾草的习俗。

去五毒,招百福,

家家门前绿意点缀,

清香袅袅,涤去躁意。

还有佳人佩戴香囊的,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清雅治愈,亦步亦趋。

更有煮梅的传统。

如《三国演义》中

“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

“盘置青梅,一樽煮酒。

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在湿热的天气里,

取冰糖与梅同煮,

或用盐将青梅腌渍,

酸甜宜口,最是清爽消夏。

......

宗白华曾说:

“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

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

无论生活是否如意,

古人总能凭添很多诗意。

去填补那些不完美,

去装点那些平平无奇。

心中有诗意,

生活才能有诗意,

保有对生活的细腻感知,

去察觉,去创造,

心不盲,日子才闪光。

芒种,芒而不忙

仲夏时节,

雨下的痛痛快快,

蝉声虫鸣热火朝天,

草木青翠欲滴,

各色鲜果也接二连三。

体忙,耳忙,目忙,

心却尤其不能忙。

不禁想起苏轼那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皎洁月色,竹叶清影,

一切美好与意趣,

只有一颗闲心,才能触及。

菱透浮萍绿锦池

夏莺千啭弄蔷薇

竹摇清影罩幽窗

梅子留酸软齿牙

疏星落檐,几点流萤小

水满时见鹭,草深处鸣蛙

日子不慌张,才能常欢喜。

忙中有闲,风月慢赏,

给紧绷的心一刻喘息,

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才能留住生命的悠然。

芒种,一手收获,一手播种,

不茫,有得有望。

盛夏,一半清凉,一半躁意,

不盲,如常欢喜。

日子,时有无奈,时有任意,

不忙,才有来日可期。

天地有常,万物有时。

这个夏天,愿你

沿着自己的节奏,

过好踏实的日子,

忙中有序,常中藏趣,

不慌不乱,踏实生长。

关键词:芒种,国学知识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推荐

芒种:仲夏已至,万事可期

古诗 成语诗人bet雷竞技 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