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

养育华夏儿女

猴哥带你读懂儒家思想第四讲、儒家的“因病发药,知行合一”是非常重要思想方法论

作者:猴哥 国学知识 来源:网络

  前面我们捋清楚了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也讲了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抛弃什么。这一讲,我要提前给你一把打开儒家思想的钥匙。为什么要给一把钥匙呢?因为儒家思想的每一句话都上了一把锁,比如上一讲提到的孔子对“孝”的解释,每次都不同。如果不了解他当时的对话背景,你就不能完全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它就像上了锁一样。不打开这把锁,你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容易搞错。

  那谁给我们提供了钥匙呢?

  这里,我就要提前请这门课的一个重要人物登场了:王阳明

  王阳明曾对弟子们说:“圣贤教人,就像医生用药,都是因病立方,根据具体病情来开药方,并根据病情的变化来增减用药。关键在于治好他的病,并没有固定的方子。你如果把那方子记录下来,固定下来,然后又拿着它去治别的人,那就不是救人,而是杀人了。我跟你们说的话,也不过是针对具体每个人的具体毛病来进行教育,如果已经改过自新,那我之前的话也就都变成了累赘,还记它干什么呢?你如果记下来,成为固定的训词,用一味药去治一万种病,那就是误己误人,成了我的罪过。”

  因此,王阳明是借用中医的理念来讲他的哲学观念,他讲了四个字:因病立方(根据具体病情来开药方)。他在别的场合还讲过另外四个字:因病发药。一个意思,就是他给每个人说的话都不一样,根据对方的情况,缺什么就给他补什么,这只是给他一个人在此时此刻的药。

  所以,儒家思想有一把锁,这把锁的名字就叫“因病发药”。记住这个“因病发药”的特点,是理解儒家思想的前提。而你打开这把锁的钥匙,就是知行合一,你必须放在自己的事上,跟自己的情况对得上,而且要去做,这才真正对你有意义。

  孔子、孟子、王阳明的每句话都是在当时那个具体场景,只针对那个具体的人说的,原则上只适用于那一个人。打个比方,一个人就是一把锁,给他说的那句因病发药的话,就是打开他思想疙瘩的一把钥匙,他知行合一了,问题就解决了。

  这里,我还想做一点话题的延伸。儒家思想里的“一把锁和一把钥匙”这个特征,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一个比较大的区别。

  这种区别就像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中医是完全个性化的,是对这个人的整体进行辨证施治,给每个人的药方都不一样。而西方哲学就像西医一样,用康德的话来说:“我追求一切概念都有清晰的定义,一切推理都不允许有大胆的跳跃,而力求用合规律的原则、严格的证明,勾出研究领域的整个范围、部门划分和全部无遗漏的内容,并对未知部分立下清晰的界标。”

  康德在阐述他的批判哲学时说,我要建立批判理论的大厦。这大厦建好的标准是什么呢?第一,所有有关批判哲学的内容,都在这大厦里面了。第二,这大厦以外的东西,没有一件和批判哲学有关。

  这叫什么?这叫“完全穷尽”。再加一条,这大厦里面的房间,前面说了有部门的划分,也就是这学说的部门划分也界限清晰,没有重叠,这叫“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相互独立”,这是西方哲学,也是西方科学的质量标准、科学标准。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哲学就完全不同了,可以说一切概念都没有清晰的定义,甚至根本就没有定义。

  在中国的哲学语境里,有的话看上去成为了通用的、普世的,就像中医形成了一些经典名方,但作为学习者,你也必须随时警醒辨别,很多“思想”“名方”大概率已经被歪曲。

  那我们怎么才能解锁儒家思想的精髓呢?钥匙在哪里?其实就是王阳明思想最核心的四个字——知行合一。一定要切己体察,结合自己的行动和实践,才能慢慢去领悟,这就是知行合一。

  比如上一讲我们讲“孝”,这可以说是孔子最重要的思想了,但是,他从来没有给孝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别人问他什么是孝,他给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

  他说,孝就是不要父母替你操心,不需要你为父母做任何事。这是因病发药,因为问他的人是孟武伯,是个年轻人,他的病就是老不让父母省心,孔子就给他发这个药。

  他说,孝就是“生,养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也是因病发药,因为问他的人是孟武伯他爹,鲁国大夫孟懿子,他的病,以及鲁国上层统治者的病,就是葬礼祭礼都经常僭越,有时用鲁国国君之礼,有时甚至用周天子之礼。这样违背祖先的制度就是不孝,就是乱政,鲁国之乱也由此而起。为什么呢?张居正有一句话,叫“僭越其礼者,必觊觎其位”。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该用天子之礼的,他用天子之礼,他心里就想当天子。

  我们现在也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明明是个镇政府,非要修得像天安门;明明是个地方城市,广场上非要竖个华表,这就是僭越其礼,那内心必然觊觎其位,还是有想当皇帝的心。

  孔子说这是不孝,实际上和孝的关系不那么直接,但是,病人去问医生这个病的时候,医生如果觉得他得的是另一个病,也可能以治这个病的名义给他那个病的药,这也是因病发药。你不能把方子记下来也跟着吃。

  不仅孔子自己每次对“孝”的解读不一样,不同时期的儒家代表对同一概念的理解也不一样。比如,我们来看看王阳明怎么讲孝。

  王阳明跟学生们说:“孝敬父母指什么,同学们知道吗?”

  大家都异口同声说:“知道。”

  王阳明说:“你们不知道,你们只是知道有‘孝’这个说法,不是真知道。孝敬父母这件事,只有你去做了才知道,你做出了某个行为,父母会给你反馈,你就知道了。你做了多少,就知道多少。所以,每个人知道的‘孝’都不一样,这就是知行合一。”

  因此,你和我知道的“孝”不一样,我和我妹妹知道的“孝”也不一样,因为我们做到的事情和程度不一样,所知道的也就不一样。

  虽然儒家思想里的很多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它们有一条是相通的,那就是直接诉诸于行为。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因为每个人的病不一样,要因病发药,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矫正。如果用现代西方的理论来套,儒家思想可以说是行为主义的,不管它什么思想理念,关键是落实行动。因为有这个行为主义的基因,所以最终就走到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学说。

  因病发药是锁,知行合一是钥匙,也可以说,因为因病发药,所以必须知行合一。儒家思想到王阳明发展出“知行合一”的理念,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儒家思想本身就是知行合一的哲学。

  不少西方哲学家说中国没有真正的哲学,也就是没有达到他们的质量标准的哲学,主要就是因为中国哲学没有清晰的定义,没有逻辑推理,经常有大胆的跳跃,而不是绝不允许大胆的跳跃。对于这种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区别,也有专家说,西方哲学因此催生了科学,而中国因为没有那样的哲学,所以没有产生现代科学。但是,西方哲学催生了科学,也逐渐让位于科学。哲学提出的问题,一个个的都被科学回答了,哲学的领域被科学逐渐蚕食。

  到了二十世纪,维特根斯坦把哲学的终极问题转向了语言。什么意思呢,我们讨论问题,思想辨析,逻辑推理,用的都是语言,但是,语言靠得住吗?维特根斯坦说:哲学是基于语言的思辨,而语言有它的边界。绝对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都在语言边界之外。语言边界之内的,全部属于科学。语言边界之外的,属于艺术、宗教和生活,其间没有哲学的位置。于是,维特根斯坦说它终结了哲学。

  噫!搞到最后,维特根斯坦把整个西方哲学搞没了,是不是回到了王阳明说的“说出来的都是错的”?而知行合一,就是不管他怎么说,直接诉诸于行动,才能知道答案。我很喜欢这个角度,我也希望你听我这门课,把每一讲都直接诉诸行动,落实一下。

  在这一讲的最后,我用子路的一个小故事来结束。《论语》记载:“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意思是说,子路听到一句善言,比如一句心灵鸡汤,还没来得及去做的时候,唯恐又听到一句。他会捂起耳朵:“哎呀,你别说,我上一条还没来得及做呢。”子路这就是知行合一的态度。

  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吧,准备好去知行合一,把每一句都落实到行动上。这一讲讲到这里,咱们下一讲再见。

关键词:儒家思想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推荐

猴哥带你读懂儒家思想第四讲、儒家的“因病发药,知行合一”是非常重要思想方法论

古诗成语诗人bet雷竞技 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