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

养育华夏儿女

羊有跪乳之恩 鸦有反哺之义 孝顺还生孝顺子 忤逆还生忤逆儿

作者:佚名 全集:增广贤文 来源:网络 [挑错/完善]

  羊(yánɡ) 有(yǒu) 跪(ɡuì) 乳(rǔ) 之(zhī) 恩(ēn) ,

  鸦(yā) 有(yǒu) 反(fǎn) 哺(bǔ) 之(zhī) 义(yì) 。

  你(nǐ) 急(jí) 他(tā) 未(wèi) 急(jí) ,

  人(rén) 闲(xián) 心(xīn) 不(bù) 闲(xián) 。

  隐(yǐn) 恶(è) 扬(yánɡ) 善(shàn) ,

  执(zhí) 其(qí) 两(liǎnɡ) 端(duān) 。

  妻(qī) 贤(xián) 夫(fū) 祸(huò) 少(shǎo) ,

  子(zǐ) 孝(xiào) 父(fù) 心(xīn) 宽(kuān) 。

关键词:增广贤文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译文】

  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反喂母鸦的情义。自己孝顺父母,生下的儿子也孝顺;自己忤逆不孝,生下的儿子也不会孝顺。不信请看屋檐下的水,每一滴都落到旧的坑窝里。不揭露别人的坏处,宣扬别人的好处,应当掌握住这两个方面。妻子贤惠丈夫就少遭祸患,儿子孝顺父亲就心情舒畅。

  【赏析】

  该段强调了“孝道”的重要。“仁”、“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孝是仁的一种体现,孔子反对鬼神,但对祭祀却异常看重,因为祭祀是孝的一种体现。中国人对孝道的重视超过了所有其他国家,主要是因为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

  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但对“孝”的过于看重,乃至于“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则是一种社会病态。最初的“孝”来自于原始的家族观念。在原始社会,氏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族长年龄大,经验丰富,所以自然成为了氏族的领导者。人们对族长领导的绝对服从,也就是对长辈的服从,这种情况下,“孝”与“忠”是一体的。而到了孔子的时代,孔子是商朝文化的拥护者,周沿殷礼,所以孔子极力推崇“周礼”,对先民、先朝的怀念,重视祭祀,推广自己的学说。但当时的情况是实权至上,所以孔子的学说得不到当权者的重视。汉武帝时期,为了绀制人民思想,缓和阶级矛盾,统治者开始来用儒家思想来维护其统治。在以后的封建集权制度下,儒家思想得到进一步巩固。程朱理学把儒家思想发展到了极致,甚至是扭曲人性的地步。

  现代社会我们依然重视孝,一方面是封建文化根深蒂固的表现,另一方面是尊老爱幼的社会美德的体现。从经济学分析,“孝”之所以一直流行,是与小农经济分不开的。封建社会劳动力是生产主要的动力,老人的赡养即现在的社会福利只能靠各家完成。随着经济的逐步发达,“孝”的根基开始动摇,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愈加完善,“孝”就失去了经济依据,逐渐退化成了一种礼貌。

  现在社会很多人学习西方的自由,但自由与“不孝”是两码事,民主不等于忤逆,它体现了更多的平等,但这也要与本家庭的经济水平相联系,往往越是农村家庭,对子女的依赖更大,更强调”孝道”;而城里的家庭往往民主更多一些。但不管怎么样,“专制”也好,“民主”也罢,孝总归是美德,但孝得过分就是迂腐,民主的泛滥就是忤逆。封建家长制未尝一定不好,自由的家庭氛围也未尝一定好。

  为善最乐,为恶难逃。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心得

  做善事最快乐了,做恶事是逃不了惩罚的。为什么呢?你看羊给孩子喂奶,为了让小羊羔们吃着,跪下来喂它们;乌鸦小时候,由父母叼来虫子喂养,长大了,也如此赡养父母。这就说明善是万物最本性的东西,是从内心最深处自然流出的。所以,做善事就自然让自己、让别人快乐。

  你急他未急,人闲心不闲。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心得

  人处在社会中,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如自己和自己的关系,人闲下来没事干了,内心却波澜起伏,闲不下来,天天想着人生大事。如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一件事,你看着都急了,别人还是那样子。又如夫妻、父子,妻子贤惠,丈夫就少点事;孩子孝顺,父亲内心就安慰。如何去处理好这些关系呢?把握一个大原则:好事多宣扬,坏事少凑热闹。好坏一时分不清的,模棱两可,不要急着表态,走中庸之道。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www.vee-doe.com]

  〔1〕跪乳:小羊吃奶时,前腿下跪。

  〔2〕反哺:小乌鸦长大后叨食喂母鸦。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

  〔3〕忤逆:不孝顺,不顺从,不和睦。

  〔4〕檐:屋檐,即房顶伸出的边沿。

  〔5〕窝池:指水滴下后形成的水窝。

  〔6〕执:掌握,把握。

  〔7〕贤:贤良淑德。

  〔8〕孝:孝顺。宽:放心,保持心情舒畅。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推荐

羊有跪乳之恩 鸦有反哺之义 孝顺还生孝顺子 忤逆还生忤逆儿原文解释翻译

古诗成语诗人bet雷竞技 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

Baidu
map